南国都市报11月6日讯(记者 丁文文)鹿回头的浪漫夜色、大东海的碧海银滩、天涯海角的文化印记,作为海南享誉世界的老牌景区,这三大地标承载着无数游客的海岛记忆。面对新时代游客对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旅游体验的需求,曾经老牌传统景区如何突破瓶颈、焕发新生?
鹿回头:
打造浪漫“城市会客厅”
“以前来鹿回头只是看鹿雕、观海景,现在能登山夜跑、打卡网红餐厅、听音乐会,待上大半天都不觉得无聊。”重庆游客李女士的感受,道出了鹿回头风景区的转型蝶变。
1989年开园的鹿回头,作为三亚城市文化地标,曾面临设施老旧、业态单一、品牌影响力弱化等问题。自2022年7月1日免门票开放以来,景区以“设施焕新、业态升级、品牌重塑、机制创新”四维驱动,成功实现从“半日游”观光地到“全时段”消费空间的转型,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223.76万人次。
这其中的蝶变,如何实现?
鹿回头风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设施提质是转型的基础。景区摒弃“大拆大建”模式,以“小投入实现大升级”的精准改造思路,分阶段投入1800余万元,对“天空之城”商业街、鹿雕平台、山顶观景平台等17处老旧设施进行优化,重点完善游客动线和休憩空间。同时,推进灯光亮化与环山音响升级,打造夜间消费场景。
而业态的重构,则让“门票经济”成功转向“二消经济”。景区组建专业招商团队,提高品牌准入门槛,引入20余个知名品牌,覆盖餐饮、跨境电商、文创精品等多元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景区深度挖掘浪漫爱情文化,引入三亚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鹿回头婚俗改革示范点”,吸引大批年轻情侣前来办证婚拍。
品牌重塑也让老地标焕发新活力。鹿回头风景区以“旅游+”为核心,打造“旅游+演艺”“旅游+体育”“旅游+文化”三大主线,常态化开展多点位节目表演,一年吸引近150万人次观演;“鹿回头荧光登山夜跑”、“全民健身定向越野赛”等多元活动,让鹿回头从单纯的旅游景区,转变为三亚市民日常休闲、社交聚会的“城市会客厅”。
如今的鹿回头,已成为老景区转型的标杆。
大东海:
升级为国际滨海旅游休闲目的地
“停车场标识清晰,还有中英俄三语导览,支付也很方便,在大东海游玩体验特别顺畅。”俄罗斯游客安娜对景区的服务赞不绝口。
曾几何时,大东海旅游区因基础设施破旧、业态低端杂乱、管理不规范,导致游客体验不佳。近年来,景区以“优管理、精服务、树品牌”为核心,通过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优化、业态能级提档,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针对境外游客较多的特点,景区安装了500余块中英俄三语标识牌,推动57家商户实现外卡和Alipay支付全覆盖,引入支持多外卡的ATM设备,配备英俄双语服务人员,在VK平台开通俄语宣传账号,实现多语种服务全覆盖。
景区引进知名品牌,丰富餐饮消费选择;推出摩托艇、潜水等海上运动项目,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通过软硬件双提升,景区成功吸引100余场国际大型活动,包括世界沙滩飞盘精英邀请赛等。
如今的大东海,已从单一的海滨浴场,升级为集休闲度假、运动体验、文化演艺于一体的国际滨海旅游休闲目的地。
天涯海角:
智慧赋能让游览体验变新潮
“扫码就能入园,智慧厕所能实时看剩余厕位,还有雷公马造型的游览车,天涯海角的体验越来越新潮了!”游客王女士的打卡分享,体现了天涯海角游览区的转型成效。
作为地标性景区,天涯海角曾受困于业态单一、品牌老化、对年轻客群吸引力不足等发展瓶颈。近年来,景区以标准化建设筑牢发展根基,以智慧化赋能激活内生动力,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成功实现从粗放型观光模式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蜕变,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标准化体系是构建管理服务“硬支撑”,智慧赋能让游览体验更高效便捷。景区建成了智慧旅游指挥中心,汇集628个监控点,实时监控客流、安全等动态;停车收费、入园门禁等系统实现智能化;建成三亚首座智慧旅游厕所;新增50辆雷公马IP游览车,推出精品游、VIP包车等服务,游览车收入成为二次消费主力。
鹿回头的四维驱动、大东海的软硬兼施、天涯海角的标准智慧赋能,海南这三大老牌景区的转型实践,为海南老景区焕新提供了宝贵经验。海南省旅文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大景区的实践证明,唯有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紧跟游客需求变化,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才能实现从“流量”到“留量”、从“观光”到“体验”、从“单一消费”到“多元消费”的转变。未来将有更多景区因地制宜走出转型路径,让椰岛风光持续绽放新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