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轨道上,成功“打卡”了一位超特别的“外星访客”——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这可是咱们国家航天器第一次观测到这种来自太阳系外的“客人”,太酷啦!
天问一号拍到了啥?
阿特拉斯可不是普通的小行星,它是已知造访太阳系的第三颗“星际天体”。2025年7月1日,智利的巡天望远镜第一个发现了它的身影。它沿着弯弯的双曲线轨道在太空遨游,说不定来自银河系中心的古老恒星旁边,已经有30亿到110亿岁——比太阳系还要年长,就像一本藏着宇宙秘密的“古老魔法书”,能帮科学家们解开很多关于外星世界的谜题。
这次天问一号在距离它约3000万千米的地方“拍照”,是目前离它最近的探测器之一。3000万千米是什么概念?大概是从地球到月球往返7800多次的距离,是不是超遥远?!
照片里拍到了什么?天问一号带的“高分辨率相机”超给力,拍回的照片清晰显示:阿特拉斯彗星特征明显,长着“圆圆的核心”(彗核),周围还裹着一层“朦胧的外衣”(彗发),整个身体直径有几千千米,像一颗会发光的太空棉花糖。科研叔叔阿姨把连续30秒拍的照片做成了小动画,能清楚看到阿特拉斯在太空“跑”的样子,太有趣啦!
这次拍照有多难?
这次观测超难的!天问一号其实是位“火星老住户”,2021年就来到火星轨道,已经稳定工作4年多。这次要观测阿特拉斯,难度堪比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精准的“大海捞针”。为啥这么难呢?因为阿特拉斯又远又小(彗核直径约5.6千米),还跑得飞快(相对天问一号环绕器的运动速度约86千米/秒),在火星上看它,亮度比萤火虫还暗,而且天问一号的相机本来是用来拍明亮的火星表面的,这次要拍这么暗的“星际访客”。这是它首次尝试拍摄如此遥远且相对暗淡的目标,比拍摄火星表面目标暗1万到10万倍。它可是把本领发挥到了极限。科研叔叔阿姨们反复计算、模拟,给相机设计了超棒的“拍照方案”,最后终于成功捕捉到了阿特拉斯的身影,为以后探测小行星积累了好多经验。
小知识
星际天体是什么?
简单说,星际天体是指不围绕任何恒星运行的天体,它们不属于太阳系,却会偶然“路过”太阳系,就像太空里的“流浪旅行者”。阿特拉斯就是这样一位神秘的访客,而天问一号,就是第一个和它打招呼的中国探测器!
(据央视新闻/本报记者黄运敬、人工智能小AI共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