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椰雕遇上3D技术……

  海口市秀峰实验学校初三年级 符峰源

  海南的夏季,微风轻拂海面,带来丝丝凉意。我走在沙滩上,看见树上的椰子,不禁感到口中一阵干渴。于是,我走到游客中心旁,买了一个椰子。当那股清凉的椰子水流入口中时,我不禁感到一阵舒适。

  无意之中,我的视野中竟出现了一个闪光点——游客中心内售卖的椰雕文创产品。那些以椰壳为载体,雕刻着热带花卉的书签、摆件,让我不禁思考:原来我们常见的椰子也能被做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后来,我前往龙华区图书馆,了解到了更多有关椰雕的故事。乘电梯直上三楼,我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展厅,只见其中一面墙上写:“椰雕是海南省海口市的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椰雕出现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在这里,我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椰雕作品,有像圆球一样的茶具,有花纹精致的果盘、饭碗,还有采用浮雕工艺制成的高档挂屏、坐屏。

  我驻足在一件清代椰雕摆件前,看着匠人在椰壳上雕刻出的细腻的缠枝莲纹,那些纹路顺着椰壳的弧度自然舒展,仿佛能感受到匠人持刻刀时的专注。

  在新媒体、短视频等传播渠道中,椰雕已成为海南一张亮丽的名片。在视频平台中,我看到有人通过拍摄照片,就可以将场景在电脑中重新构建出来,被称为“3D数字模型重构”。于是,我决定尝试一下,看看能否将海南椰雕还原到网上,让更多的人看见椰雕。

  我与几名伙伴一起,带上手机,再一次前往图书馆。走到椰雕前,我们举起手机从不同角度拍摄它的纹理、造型,用相机将它们的细节完整地记录下来。回家后,我将素材整理出来,导入电脑中,开始了场景的构建。我们调整光影、补全细节,看着虚拟的椰雕在屏幕上逐渐变得立体,仿佛能触摸到椰壳的纹理,每一道雕刻的痕迹都在数字世界里清晰可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们紧张而又期待地望向电脑屏幕,直到“重构完成”的提示框弹出,我们赶忙打开文件,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搭建出来的场景。

  “哇!”我们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惊叹声。只见椰雕正像我们在图书馆中看到的那样,静静地立在“展柜上”,但它又好似活了一般,似在透过屏幕看着我们,鼓励我们让更多的人看见它!

  更令我们惊喜的是,老椰雕匠人李师傅听说了我们的尝试,主动提出和我们合作。他带着年轻的设计师,把椰雕技艺融入潮玩设计,推出的椰雕盲盒在潮玩圈迅速热销。还有文旅部门找到我们,将我们制作的3D椰雕模型嵌入文旅APP,游客在海滩游客中心就能通过AR技术“逛”一场虚拟椰雕展。

  椰雕,这个传统的手工艺品,再一次在现代生活中“活了”过来。当传统文化遇上新潮技术,现实与历史交织,不仅让椰雕的美被更多人看见,更让老手艺有了新传承,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里发扬光大。

  (指导老师:慧子)

  小AI点评

  作者从发现椰雕文创产品开始,逐步深入到对椰雕历史文化的了解,再到尝试用新技术将椰雕数字化,最后讲述椰雕与潮玩、文旅结合的新发展,主题清晰,且将传统文化与新潮元素结合,视角独特,富有时代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封关之年看海南
   第004版:城事播报
   第005版:2025海南东方篮球超级联赛
   第006版:南国关注
   第007版:习作
   第008版:生活通
掏鸡蛋
当椰雕遇上3D技术……
邻街的老爸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