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无人看护、家长辅导作业难、校外兴趣班培训费用高……这些成了家长日常交流的高频词。“双减”后,如何让孩子度过充实且有趣的假期?三亚教育、妇联、共青团等多部门纷纷亮招,开设周末公益课堂,不仅免费,还有滋有味。
南国都市报记者
胡丽齐 文/图
周末公益课堂
多彩课程点亮周末生活
为切实解决孩子假期“无处去”“无人看”“学不好”的后顾之忧,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双减”及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工作,今年,三亚市教育局在春季学期特别开设了小学、初中周末公益课堂,促进青少年多元发展,备受学生、家长青睐。
自由搏击课上,学生们闻令而动,利落出拳,迅速躲闪,俨然一副“小拳王”的模样;机器人编程课中,学生们“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看着机器人按照指令完成任务,大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直呼“太酷啦”;街舞室内,学生们跟着律动摇摆,高燃假期欢乐……3月16日,正值周末,三亚市八一小学、三亚市第一小学校园热闹不减,欢乐不断。当天,“e启学”小学周末公益课堂分别在两校开班,为小学生免费提供竞技篮球、自由搏击、情商口才、街舞等10门特色课程服务。
“e启学”小学周末公益课堂有关工作负责人表示,本次公益课堂命名为周末“e启学”,其意义深刻。“e启学”音同“一起学”,聚集全市各校小学生一起学习;音同“益启学”,体现公益辅导的性质。“活动启动后很受学生及家长欢迎,报名非常火爆,本学期共计450余名学生参与小学周末公益课堂。我们将积极探索、扎实有序地开展本期周末公益课堂,坚持做到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或在场上尽情挥洒汗水,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或在精彩的黑白博弈里,“棋”乐融融;抑或是在经典的影视鉴赏中,提升艺术素养……在上一周的周末,初中阶段的周末公益课堂已火热开课。据悉,初中周末公益课堂开设乒乓球、自由搏击、篮球、羽毛球、围棋、机器人编程、影视鉴赏等13门特色课程,吸引近500名初中生参加。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周末公益课堂还通过送教上门形式,针对专门教育学校(三亚市育苗学校)的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红色教育等课程。
三亚共青学园
青少年儿童的“欢乐港湾”
“小朋友,看看,这个是什么形状?想一想,如果将它对折,心形的两边是一样的吗?”16日上午10时,位于三亚市同心家园五期南区的三亚共青学园内,几名大学生志愿者们围绕《探寻“对称”之美》美术主题,与孩子们快乐互动,共度周末时光。
像这样欢乐的场景时常在三亚共青学园上演,除了精彩纷呈的手工益智课堂,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红色教育、国学经典、科学技术科普等特色课程也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在9岁的刘佳莹看来,这里是“欢乐港湾”,每天放学后,她会挑上几本喜欢的绘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周末时,她会积极报名参加学园小课堂,与小伙伴们边学边玩。
园长赵丽娜介绍,三亚共青学园由团三亚市委创办,是三亚首个青少年社区公益托管中心,于去年揭牌成立。学园面向青少年儿童群体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和服务项目,旨在缓解三亚双职工家庭的“看护难”问题。学园采取预约会员制,在过去的一年里,家长微信群有近1300人,累计开展活动次数高达250场。“今年,为守护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我们还开设心理咨询室,为其及家长提供心理健康辅导服务。目前我们正在对教具和游乐设施进行更新替换,进一步提升托管服务质量。”
同时,位于三亚中信南航大厦的三亚市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热闹正在延续。17日14时30分,随着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口才课的开讲,由三亚市妇女联合会主办的“商务楼宇儿童之家·妇联公益”项目正式拉开序幕。
“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name?”……在口语课堂上,英语老师操着一口流利纯正的英式发音,引导孩子们用短句式的口语进行交流,专业的教学、丰富的肢体语言、趣味横生的授课方式,极大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大家跃跃欲试。现场笑声不断,学习氛围浓郁。
“除了英语口才班,我们还开设了书香飘万家阅读班,助力提升儿童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弘扬良好家风,推动家庭文明创建工作。”该项目有关工作负责人介绍,本期活动贯穿3月,通过多主题课程,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今年,商务楼宇儿童之家·妇联公益’项目还将结合妇女儿童家庭需求,陆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