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3月18日讯(记者 符彩云) 3月18日,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种业服务专题报告会上,来自种业全行业各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种业基金、南繁CRO服务、大数据等内容开展深入交流,为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真知灼见。
据了解,种业CRO(全面放开合同研究组织)模式,就是在商业化育种环境下,将种业技术链各环节进行专业化行业细分,以委托合同形式开展专业、安全、高通量、数字化外包服务所形成的商业化种业全产业链技术服务模式。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于2021年在全国率先启动种业CRO模式探索与产业培育工作,在全国率先培育形成可覆盖育种全环节技术服务的种业CRO业态。
3月17日,智慧南繁CRO综合服务平台在三亚正式启动。智慧南繁CRO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崖州湾科技城现有载体,将联通三亚、乐东、陵水三地的南繁服务资源并线上集中展示,实现南繁服务信息资源集聚化、平台化、统一化,面向南繁单位和团队提供选地、劳务、农机、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等“一站式”线上选购预约CRO服务功能,有效推动南繁种业高质量发展。
在探索种业CRO模式方面,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带来了企业实践。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报告中指出,近年来,该企业聚焦种业研发和种业CRO模式,构建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保障于一体的南繁种业“五大体系”发展战略,为各育种单位和相关科研单位提供育制种全过程、成果转化、后勤保障等多种服务,探索开展“耕、种、管、收、储、运、销”服务模式,以高水平服务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该集团依托数智化加快建设南繁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用科技赋能农业,打造满足“育繁推服”的综合创新服务系统。
知识产权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武器,与会专家认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存在种子市场乱象,如假冒伪劣种子、侵权种子等种子市场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是全面保护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推进种业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在主旨报告中,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北京澜商律师事务所、凤凰公证理事会、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等单位通过理论结合实际案例,为如何下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一盘棋”分享见解。
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全力助推种业振兴,与会嘉宾指出要推动种业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加快发展。与此同时,金融服务将为企业发展注入活水,中国大地保险农险承保处处长朱成表示,“2022年,我国种业保险保费收入约4亿元,约占农业保险保费的千分之四。由于种业在粮食安全中的特殊重要地位,种业保险越发受到各级政府和保险公司的重视。未来,保险标将从主粮作物向经济作物、从种植业向养殖业逐渐拓展,保险产品覆盖面将从生产环节向‘育繁推’全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