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5月29日讯(记者 吴岳文)5月28日,记者从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技术融合专业赛暨第五届中国航天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获悉,今年,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将实现常态化发射。下一步文昌国际航天城将加强提升商业航天大规模火箭发射回收能力,形成“出厂即发射、回收即复用”的创新模式。
文昌国际航天城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点园区,是国家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基地、航天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经过近4年的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发展迅猛,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增幅,连年排名海南重点园区的第一、第二位。”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长肖琳介绍,文昌国际航天城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现阶段,已完成一百多亿元基建投资;园区主干路全线通车,次干路网已开工建设;产服中心已投入使用,众创空间迎来园区企业陆续进驻;人才房、商业办公等城市综合体项目部分楼栋已封顶;学校、医院配套设施完善齐全。
2023年8月,文昌航天超算中心试运行。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卫星总装测试厂房、火箭装配厂房、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综合信息与服务平台投入使用。
文昌国际航天城与国家航天局合作,设立海南卫星数据与应用研究中心,打造我国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的主渠道和国际重要的卫星数据与应用服务集散地。
对于未来的发展,肖琳表示,将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加快提升新一代载人航天、重型可重复使用火箭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保障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商业航天胜地,今年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将实现常态化发射,将加强商业航天大规模火箭发射回收能力,形成“出厂即发射、回收即复用”的创新模式。打造航天产业集聚地,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快构建以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打造国际合作根据地,推进“数据出海”“卫星出海”,推动宇航产品、卫星应用服务“走出去”。
重点打造“3个链”
火箭链
文昌国际航天城与多家火箭龙头企业签订了产业投资协议,推动合作产业项目落地,并同步谋划共性平台建设。
卫星链
打造卫星超级工厂,将传统航天生产模式与现代工业流水线生产相结合,2025年前实现“单机进来,整星出去”,2027年实现“元器件进来,整星出去”。
数据链
充分发挥卫星数据汇聚优势、跨境服务优势等,积极推进航天数据跨境传输,打造航天数据及产品服务进出口基地。探索建立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先行示范区。
航天+旅游
园区升级改造文昌航天科普中心,计划今年10月相继开馆;建设数字文化馆、陨石馆;串联火箭厂房、卫星厂房等产业资源,打造工业旅游线路;与中旅集团合作,推动航天主题乐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