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婆婆,今天身体还好吧,有啥需要给我们说哈!”……7月8日,在临高县社区里,社工符桂兰一步一个脚印,挨家挨户对独居老人、困难儿童开展入户巡访服务。
符桂兰是海南政法职业学院2020届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从学院毕业后,她怀揣着对公益事业的向往,毅然决然选择了社会工作这一职业,开启了“助人自助”之旅。
成立于2013年的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已培养八届324名毕业生。不仅在为社会培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提升社会生活质量的专业人才,同时,也注重积极践行高校社会服务责任、履行社会担当,引导广大师生、社工组织主动融入基层、服务基层,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探索开展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融合发展新路径。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社工专业较早就探索推行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教师经常性带领学生开展现场教学、专业实践、社会调研等专业活动。符桂兰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说到学生的成长成才,社工老师们如数家珍,经过老师们的悉心培养,他们之中有先后获得海南省“互联网+”公益大赛三等奖,海南省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三等奖等奖项;还有毕业生创办社工机构等等。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校友会与学院青少年服务站紧密配合,发挥资源优势,在参与海南“护苗”专项行动中取得良好社会效益。6月24日,学院校友会副会长刘怀在海口市琼山区文庄第一小学开展“杜绝学生欺凌 共建平安校园”普法讲座。8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记者了解到,2023年4月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设立“海南省青少年犯罪与法律援助研究中心”及青少年服务站,组建156名师生“护苗服务团”,积极践行“护苗”专项行动方案。截至目前,开展帮教服务、社会宣讲、法律援助,累计服务人数1000余人次。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与海口市美兰区人民检察院成功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立“同心”未成年观护帮教基地,旨在通过专业服务和资源整合,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未成年受害人及有需要的未成年人提供一个集教育、矫治、帮扶为一体的专业化、社会化观护帮教平台。“该基地将挂置在海南政法职业学院青少年服务站,以‘同心’为名,寓意着双方携手同心,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学院青少年服务站执行主任陈丹说。
与此同时,该学院还依托校地合作机制,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琼山区协同开展社区治理服务,深化课程群建设,培养专业化跨学科团队,建立“护苗”服务驿站,组建社区治理咨询智囊团、建立社区互助教学、开设社区治理名师讲堂,三方共建“社区学院”,提升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为海南自贸港社区治理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