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
那么,如何消除肝炎?海南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目前取得哪些成效和经验?近日,海南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海南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健康科普(感染性疾病防治)专家吴彪做客海南省融媒体中心直播间,进行分享和解答。
全省实施“2+3”健康服务包
建立全省肝炎防治服务体系
吴彪主任表示,海南省“2+3”健康服务包项目主要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肝炎、严重精神障碍等5种疾病进行“筛、防、治、管”。2022年,在琼海、东方和保亭启动“2+3”健康服务包省级试点。2023年,海南全省全面实施“2+3”健康服务包项目,初步形成了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肝炎、严重精神障碍五种慢性疾病的“筛防治管”一体化、连续性重大疾病防治新模式。2024年,海南将实现“2+3”健康服务包的5种疾病目标人群筛查全覆盖。
“目前筛查任务顺利完成,接下来将防治重点疾病。”吴彪表示,希望到2025年底,海南省“2+3”健康服务包的5种疾病综合防治能力和成效全国领先,能够实现“应防尽防、应筛尽筛、应治尽治、应管尽管”的海南模式。
在探索中,海南系全国首个启动消除肝炎危害行动的省份。2021年,在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的指导支持下,海南启动了消除肝炎危害行动试点工作,提出到2025年底,18岁以上人群肝炎感染筛查率大于90%。
近日,海南省疾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各市县建立疾控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肝炎防治服务体系(即防、筛、治、管“四位一体”),强化肝炎预防控制、临床诊疗等核心工作。
免费提供一次乙肝筛查
为15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此外,海南对辖区内2004年1月1日前出生的常住居民,免费提供一次乙肝筛查,截至目前全省乙肝筛查率已达到90%。同时,将乙肝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管理,。
2024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将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纳入省级民生实事项目,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费”原则,为全省20-40岁未接种乙肝疫苗或无乙肝保护性抗体的15万人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目前,海南全省已完成第1剂乙肝疫苗接种任务,第2剂接种完成率也达到了91%。
此外,海南各市县对所有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符合治疗条件的HBsAg阳性孕妇及时抗病毒治疗,及时对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开展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同时,做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工作。2023年,海南省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分别达到90%、95%以上。
全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开展早期肝癌筛查和监测
吴彪表示,当前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率、治疗率有待提高,由慢性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及肝癌疾病负担依然较重。超过70%的肝硬化、超过80%的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
吴彪表示,为促进消除肝炎危害行动,海南省卫健委决定在全省范围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早期肝癌筛查和监测工作。
肝炎消除“海南模式”
有四点经验可借鉴
吴彪表示,海南省病毒性肝炎消除模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可复制性。其中,“海南模式”有以下4点经验可借鉴:
首先,要了解当地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策略。
其次,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的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筛查。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和参与度。在推动中,依托专家学会、协会各方面的力量,深入到二级的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知识的规范化培训和科普宣教。
第三,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确保筛查活动顺利进行。目前通过实施“2+3”健康服务包项目,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规范诊疗能力,做好标准化慢病门诊。
第四,不断总结,持续优化筛查方案和诊疗服务路径,推动消除病毒性肝炎。
吴彪说,从长远看,海南省病毒性肝炎消除模式有助于节约医疗成本,为遏制CHB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更快、更早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标。 (洪旭 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