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8月1日讯(记者 刘孙谋) 8月1日上午,在海口市西秀镇西秀公园的水塘里有7只小䴙䴘,小䴙䴘成鸟正带着幼鸟在觅食。亲鸟时不时钻进水里捕捉小虾,幼鸟则紧跟其身后等待亲鸟喂食。有时,幼鸟“认错”了父母,还会被其他小䴙䴘驱赶。
小䴙䴘因颈部红色特征而得名,分布广泛,遍及欧洲(除最北端)、亚洲大部分地区、菲律宾、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区域。小䴙䴘体型短小,羽毛绒密,外观似毛茸茸的葫芦,因此有“水葫芦”“油鸭”等别称。
小䴙䴘身长约23-29厘米,是最小的欧洲水鸟之一。夏季成鸟头部及背部深色,颈部、脸颊和两侧呈现丰富的红棕色,喙尖,黄色口裂明显。非繁殖季和幼鸟的红棕色羽毛会变为灰褐色,幼鸟有黄色喙尖和黑白相间的颊纹。
小䴙䴘栖息于清澈、生物丰富的湖泊、沼泽及水稻田,通常单独或小群活动。擅长游泳和潜水,能在水下追逐鱼和水生无脊椎动物。繁殖期在春季至初夏,雌雄鸟会在水面追逐并发出叫声。小䴙䴘的巢具有独特的浮动特性,能随水位上下浮动,减少被风吹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