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是第三十三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为了推动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海南积极实施“2+3”健康服务包项目,针对严重影响全省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5种重点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结核病、肝炎、严重精神障碍),面向群人群开展疾病的“筛查-预防-治疗-管理”一体化服务。项目自实施以来,已成功为上百万人提供筛查服务,有效促进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切实为群众健康做好服务。
全面推广“2+3”健康服务包项目2年
海南积极开展筛查工作
“2022年,我们已经在海南3个市县进行了试点工作,积极开展精神障碍患者筛查工作,‘2+3’健康服务包项目是2023年开始在全省全面推广,目的就是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早筛和早治疗,并普及防治知识。”海南省安宁医院公共卫生科(防治科)负责人洪建河告诉记者,该项目从2022年试点再到全面推广,至今已经筛查了1024043人,筛查出重点人群(疑似患者)23067人,确诊建档11478人。
洪建河表示,由于精神疾病的病因很复杂,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不清楚,基本上要对症治疗。有些患者经过治疗,虽然基本症状已经缓解或消失,但疗效还远没有得到巩固,大脑功能也还没有恢复到病前水平,体力、精力都处于大病初愈的虚弱阶段。应遵医嘱规律服药,有助于避免病情的恶化,系统治疗也有助于患者减轻症状和康复。
洪建河说,在实施2+3健康服务包项目时,依然还有不少群众因为对精神疾病的“病耻感”而不够配合、比较抗拒,但项目的实施以及科学知识普及,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知这类疾病。
“与此同时,我们还努力落实门诊免费服务药治疗的政策,近两年,全省每年都为超过3万名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门诊免费服务药,基本上只要是在册在管的患者提出申请,都会得到服务,有效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洪建河说,他们还针对290名治疗依从性差、家庭监护能力弱或无监护的,或存在肇事肇祸风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二代长效针剂注射治疗,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病情,帮助患者积极恢复。
精神疾病可防可治
发现明显异常行为征兆可及时就医
海南省安宁医院中西结合精神科主任周俊表示,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都是可防可治的,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也需要亲朋好友多一分“留意”,如果在生活中发现一些明显的异常行为或征兆,就要警惕可能有精神疾病问题。
“比如发现自己或者亲朋好友存在长期睡眠障碍、明显躯体不适、明显紊乱的言行等,就需要及时介入,前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周俊说,例如有的人存在长期睡眠障碍,包括早醒、夜梦增多、入睡困难等,就靠服用安定药物解决,事实上睡眠障碍可能是功能性精神疾病的一种先兆。患者当成了普通失眠对待,错过了早期治疗时机,引起疾病进一步加重。
还有的患者表现为躯体症状,例如胸闷、心悸、头晕、腰酸背痛等身体上的各处不适,到综合医院的心脑血管、消化内科等科室检查,所有的检查结果没有明显问题,实际上,这可能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应该到精神疾病专科医院进行排查。
他表示,精神障碍的症状较多,涵盖感知觉、情感、意志、行为、记忆力、计算力、智力等方面,建议群众有意识地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了解哪些症状和临床表现可能是精神障碍引起的,及时发现和诊治。
他还表示,精神疾病虽然很多病因不明,遗传的因素难以控制,但外部原因是可控的,这也是人们日常可以加强预防的努力方向。比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等。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理解度和包容度,要建立积极健康的患病用药认知,形成良好的精神疾病防治社会基础。”周俊说。(康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