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美苑小学 六(4)班 梁惠婷
在这座古老的水乡小村一隅,夜色总是特别温柔,尤其是那被月光和灯火交织的鱼市,像一幅流动的画卷,将这片水域装点得如诗如画。
夕阳的余晖刚刚褪去,天边挂起了半轮淡薄的月,海面上便开始热闹起来。远处,几艘渔船轻轻摇曳,船上的灯笼随风轻摆,发出橘黄色的柔光,与远处小镇的灯火遥相呼应。岸边,古老的石板路被夜色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蓝,几位身着蓑衣的渔夫,正整理着他们一天的劳动成果——满载而归的鱼篓。
傍晚时分,我们一家驱车前往了远近闻名的一个海滩鱼市,采购新鲜的海鲜。一下车,海风带着淡淡的咸味和海藻的清新扑面而来。远远望去,连绵的木栈道上,已是人声鼎沸,各式渔船随风轻摇,但此处描述应为“暮色”而非“晨风”中摇曳的渔网和渔具。我沿着木栈道漫步,脚下是被海浪冲刷得发亮的鹅卵石,耳边是卖海鲜大声叫卖和讨价还价的声音,这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和谐。
随着夜幕的降临,鱼市渐入佳境。这里人山人海,那份忙碌与期待的氛围早已弥漫开来。海边的小摊一字排开,五颜六色的招牌灯笼下,各式各样的海鲜应有尽有,仿佛是大海的宝藏被一一展现出来。有身披银装、闪着银光的带鱼,还有色彩斑斓的红斑鱼、黄斑鱼,它们在冰块上跳跃着,好像在手舞足蹈。最吸引人的要数那新鲜的活螃蟹了,它们张牙舞爪地躲在竹篓里,偶尔探出头来,似乎在挑衅着过往的行人。
爸爸带着我和弟弟穿梭在摊位间,妈妈在一旁仔细挑选着她心仪的海鲜。弟弟还小,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时而指着这只五彩斑斓的海星,时而又被那只悠闲游动的鲈鱼吸引,稚嫩的声音不停地问着“这个多少钱?”“那个能活多久?”
我最喜欢的环节莫过于和爸爸一起挑鱼了。爸爸一边仔细挑选着鱼,一边给我传授着挑鱼的经验:“挑鱼也是一门学问,得看鱼眼是不是清亮,身体是不是有弹性,还要闻闻是否有海水的清新而非异味。”这次,他挑中了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黄鱼,那鱼在水桶里欢快地游动着。我在一旁看得入迷,连连夸赞爸爸眼光好。妈妈选了几只肥美的扇贝和几斤新鲜的虾,计划着晚上给我们做一顿海鲜大餐。
买完鱼后,我们找了个靠近海边的小摊坐下,品尝起了热腾腾的海鲜面和刚出炉的海蛎煎。海风轻拂,夹杂着海水的咸味和食物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我们边吃边聊,分享着各自对这次渔市之旅的感受,笑声和谈话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最美的背景音乐。
夜幕完全降临,天边泛起了淡淡的星光,鱼市,在这诗意与画面交织的夜晚,悄然归于宁静。(指导老师:黄恒宝)
小AI点评
本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海边鱼市画卷。作者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人物活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热闹非凡、充满魅力的渔市世界。
文章开头便以温柔的夜色和交织的灯火为引子,为全文铺设了一层神秘的底色。随后,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渔船、灯笼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在描写渔市的过程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描写,使得整个场景栩栩如生,仿佛身临其境。
此外,文章还通过一家人的活动,展现了鱼市的人文情怀。从挑选海鲜到品尝美食,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家庭的温馨。这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也使得鱼市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篇值得一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