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12月21日讯(记者 吴岳文)民生无小事,任何一起邻里纠纷对老百姓来说都是闹心事,妥善解决,既可以增进邻里和睦,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近日,文昌法院龙楼法庭妥善化解一起邻里间因台风“摩羯”引起的侵权责任纠纷案件。
小朱和小明是邻居,小明在距离小朱房屋四米处的一块空地种植一大片槟榔树。今年台风“摩羯”袭击文昌,小明的8棵槟榔树被台风刮倒,其中有3棵槟榔树的叶子倾斜至小朱房屋外墙,受风刮影响,槟榔树叶不停拍打着窗户和空调外机。小朱为防止台风吹倒槟榔树砸损房屋,在未通知小明的情况下将其种植的8棵槟榔树全砍了。小明发现槟榔树被砍后,报警处理,但在公安机关、司法所多次调解下,双方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考虑到小朱和小明是多年邻居,简简单单一判了之非但不能实质性地解决问题,反而会加深双方的隔阂与怨气,让矛盾升级。办案法官立足案情,通过“三步调解”巧妙化解双方当事人纠纷。
为让小明理解小朱的意见,法官带小明到小朱楼顶查看槟榔树高度与小朱房屋的距离,直观感受到在台风天气若不及时砍倒槟榔树,小明或许是“被告”了。
法官让小明和小朱的孩子加入调解队伍,一方面向双方细致地释法明理,剖析利害关系,引导双方理性看待问题,不要因为一次矛盾和纠纷割裂同村人的感情;另一方面,通过法官和家属的合力调解,小朱和小明各退一步,最终就赔偿数额达成一致意见,由小朱当面给付。
法官说法:
文昌法院的法官提醒,“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和睦和谐的邻里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在日常办案中,办案人员通过对案情的梳理、融合和归纳,在调解工作中注入“谦和礼、知进退、和为贵”的精神内核,巧妙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故,将“六尺巷”折射出的思想内涵与和谐司法理念融合起来,在现代法治框架下充分诠释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柔性治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