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小心有诈~~~海口警方:警惕这4种诈骗套路
~~~海口一出租车司机不按计价器收费被查处
三亚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法院:双方均有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信群里“过嘴瘾” 名誉权官司惹上身

法院:双方均有责任

  南国都市报12月23日讯(记者 林文泉)目前,一些大型的小区业主近千户,邻里之间难免发生矛盾,甚至公开在业主群骂架,但如果骂架过程中侵犯他人名誉权,小心被追究责任。近日,文昌法院审理一起小区业主微信群骂架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案件,判决对骂双方各自承担责任。

  文昌市的Z某与J某同住一小区,Z某曾是小区业主委员会的成员,J某是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2024年5月,两人因小区业主委员会工作问题发生争执。没想到的是,正是由这次的争执,引发出了一系列的争吵甚至互相攻击。2024年5月至8月期间,两人多次在微信群中相互语言攻击。此外,小区公众号在2024年8月曾发布一篇针对Z某的文章,到庭审之日文章还尚未删除。Z某认为J某的行为侵害了其名誉权,两人最终走到了对簿公堂这一步。

  文昌法院调查后发现,案件由Z某与J某因小区业主委员会工作问题产生争执而起,从双方在微信群中发布的信息内容来看,双方均存在不文明用语的情形,发布的信息中都带有谩骂对方的意思。据此,法院认定双方在微信群中的行为属于互相进行言论攻击且升级到进行人身攻击,均对对方造成了社会评价的不良影响,Z某对案件纠纷的发生也存在一定过错,对于双方名誉造成的贬损应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最终,文昌法院依法驳回Z某主张J某侵害其名誉权,并要求J某在微信群公开道歉、消除影响和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诉讼请求。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

  法院提醒

  社交平台

  谨语慎言

  文昌法院提醒广大群众,“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微信群、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虽然是虚拟空间,但并非法外之地。互联网扩宽了人们沟通交往的途径,但互联网交往仍需遵守法律的边界,在社交平台上的发言需要遵循公序良俗、遵守法律法规,每个人在互联网交往中都应做到谨言慎行、文明用语,发表言论应当实事求是、遵守法律法规,不可逞一时之快,不得使用侮辱性字眼,不得突破法律底线、侵犯他人名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小心有诈~~~海口警方:警惕这4种诈骗套路
~~~海口一出租车司机不按计价器收费被查处
三亚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法院:双方均有责任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年终冲刺跑·冬游海南
   第004版:年终冲刺跑·项目建设
   第005版: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第006版: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第007版:问政海南
   第008版:园来如此·制度创新力——从重点园区看海南自贸港发展新动能
   第010版:城事播报
   第011版:国内新闻
   第012版:南国好彩
   第013版:国际新闻
   第014版:习作
   第015版:广告
   第016版:广告
买演唱会门票“另辟蹊径”?
出租车打表13元却收20元
第二批“电话办”8个事项上线
微信群里“过嘴瘾” 名誉权官司惹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