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团队开发出用电化学方法合成氨的新型装置,效率相对较高,可在室温条件下长时间稳定运行。
氨是生产化肥和化学品的关键原料,普遍应用的合成氨工艺是历史超过百年的哈伯-博施法,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能耗大、对厂房设备的要求高。
据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日前发布的新闻公报,闪电可使大气中氮气分解,生成氮氧化物,后者随雨水进入土壤,通过细菌作用转化成氨。新型装置分为等离子体反应腔和电化学反应腔两个部分。给等离子体反应腔通电,可以在内部模拟闪电效果,利用空气生成不同氮氧化物的混合物。这些物质随后被送入电化学反应腔,在铜-钯合金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