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3月3日讯(记者 蒙健)为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帮助消费者有效规避消费陷阱和消费风险,进一步提升消费体验,全方位提振消费,助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3月3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近期消费热点和往年消费特点,发布十大消费提示。
1
餐饮安全放首位
食品选购多注意
选购食品时,应选择到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场所采购,并仔细查验食品感官性状是否异常;采购预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不采购包装标识不齐全和过度包装的食品;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环境整洁、信誉度高、具备热食或冷食等相应资质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馆就餐。
2
价廉质差含量低
渠道优选重细节
购买宠物前应查看是否有正规的营业执照、相关宠物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证明,选择正规合法、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家交易。
选定宠物时,应通过现场查看、照片、视频等方式,全面了解宠物情况,可要求卖家提供详细的宠物信息,包括品种、年龄、健康状况、疫苗接种、血统证书等。购买后要注意向店家索要并留存相关消费凭证,包括双方签订的购买合同、订单凭证、聊天记录等。
对所谓的“免费领养”、“无偿领养”等广告宣传要提高警惕、理性对待,不被经营者的套路诱惑。
3
选宠物看店资质
不要被套路诱惑
购买宠物前应查看是否有正规的营业执照、相关宠物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证明,选择正规合法、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家交易;选定宠物时,应通过现场查看、照片、视频等方式,全面了解宠物情况,可要求卖家提供详细的宠物信息,包括品种、年龄、健康状况、疫苗接种、血统证书等。购买后要注意向店家索要并留存相关消费凭证,包括双方签订的购买合同、订单凭证、聊天记录等;对所谓的“免费领养”、“无偿领养”等广告宣传要提高警惕、理性对待,不被经营者的套路诱惑。
4
买金要货比三家
警惕话术才靠谱
黄金属于贵重物品,购买时最好能选择知名品牌,前往正规的经营场所购买,以保证黄金的质量和售后服务,购买前多查询、多咨询、货比三家;网购时不要轻易相信直播间经过灯光、滤镜等“美颜”效果加持的商品,更不要盲目依赖商家的“低价”促销话术和展示出来的精美产品图片,应让商家提供具有鉴定资质的合法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付款前仔细检查商家使用的计量器具的铭牌信息是否清楚完整,是否贴有强检合格标志,核对好商品克重,同时索要发票或交易凭证。
5
先涨后补套路多
询价比惠放心购
购买前要充分了解国补政策的申领、购买及使用规定,提前查看店铺自身优惠,对同一商品比较不同商家的报价,线下横向多家比价,线上纵向单品比价,查看不同时间段价格对比图,避免误入商家的“价格套路”,确保自身拿到最大优惠;面对商家所谓的叠加补助、套餐优惠、限时福利等,对于不明之处主动向商家或平台客服咨询,不要轻信绝对化的营销用语,规避消费陷阱和风险。
6
险而不保辨别难
火眼金睛防忽悠
在选择金融保险时,请务必确认其合法资质和信誉,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向合法经营车险业务的保险机构投保,避免选择不明渠道或不正规的金融服务机构;车主要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意识,在参保前认真辨别、仔细斟酌,仔细查看机动车辆保险公司名称和保单合同。若公司名称中带有“统筹”“互助”“联盟”或“汽车服务”字样,或保单合同中写有“机动车安全统筹服务”等内容,要充分调查了解企业履约能力再下单签约。
7
购车消费多样化
安全靠谱证实惠
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明确购买家用汽车的目的和用途,多渠道了解拟购车辆车型是否成熟,品牌质量和性价比如何,售后服务口碑,做到心中有数;购买新能源车时,应多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条件,多角度考察对比不同品牌车型的配置性能、续航里程、售后服务、销量评价等内容,可通过到店咨询、网上搜索、自行试驾等方式,结合补贴政策、企业宣传、消费者口碑等信息综合决策。谨慎选择经常发生消费纠纷、售后服务不到位、频繁出现故障的新能源家用汽车品牌。
8
选月子中心多看看
多方考察有保障
在选择月子中心时,要多途径了解商家的经营状况、信誉程度和服务能力,仔细查看营业执照和有关许可。通过实地考察、核对相关许可证等方式,对月子中心的私密性、安全性、专业性、卫生消毒、环境及设施配备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不同的月子中心、不同的套餐服务价格相差大,应根据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服务,同时确认好服务的细节和流程,并在签订书面合同时进行详细载明,以防服务过程中产生纠纷,便于维权。
9
开通“先享后付”
留意自动续费是否关闭
开通“先享后付”前,务必仔细阅读相关的开通使用协议,全面了解逾期还款、费用计算、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内容、条款和流程,特别留意部分商家在自动续费与关闭取消流程中设置的隐藏取消按钮、设置复杂流程、霸王条款等障碍,增加退出成本;开通后要定期查看账户和交易记录,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或不当交易行为,确保账户安全。
10
选择购票渠道
仔细甄别网站、App等
在选择购票渠道时,要仔细甄别网站、App、公众号小程序等,尽量选择正规的购票渠道,不要轻信“黄牛”或不明来源的售票渠道;部分演出要求实名观演,消费者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要轻易将身份信息透露给黄牛、代拍等第三方渠道;提交订单时要仔细阅读票务细则,对于票务平台规定的退票期限和限制性要求要了解清楚。若因故无法观影观演,应及时按照平台的退改签规则申请退票或改签,以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