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防听力损失专家来支招

  据新华社西安3月3日电(记者蔺娟)今年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什么是听力损失?听力损失的原因有哪些?听力损失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生活中如何避免听力损失?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听力损失,是指听觉传导通路因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而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查定军说,听力损失分为传导性听力损失、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混合性听力损失三类。传导性听力损失主要由外耳和中耳疾病引起,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则与内耳和听神经病变有关,而混合性听力损失则是两者兼有。听力损失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遗传性因素、耳部外伤及炎症、噪音、耳毒性药物、年龄因素等。

  查定军介绍,针对听力损失,临床上常用的干预手段包括药物治疗、验配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以及手术、听觉康复训练等。急性感音神经性聋,如突发性聋,常以药物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于传导性聋,如鼓膜穿孔、中耳炎、中耳肿瘤等可采取手术治疗。助听器适用于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的轻度至重度耳聋患者。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可以选择人工耳蜗植入。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何星辰表示,保护听力健康除了做到早就诊、早干预,预防听力损失也尤为重要。她建议,要远离噪声,若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应戴隔音用耳塞、耳罩;减少使用耳机,遵循“60-60原则”,即耳机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每次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避免用棉签等异物掏耳,如果耳垢较多,可以到医院请专科医生处理;避免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阔步新征程 潮涌谱新篇 2025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03版:阔步新征程 潮涌谱新篇 2025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04版:阔步新征程 潮涌谱新篇 2025年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005版:城事播报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南国智库·市县观察
   第009版:城事播报
   第010版:问政海南
   第011版:天天3·15我们在行动
   第012版:国内新闻
   第013版:关注全国爱耳日
   第014版:国际新闻
   第015版:国际新闻
   第016版:习作
耳鼻喉科价格立项指南发布
迎来“听”见希望的特殊礼物
预防听力损失专家来支招
科学使用耳机 远离噪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