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3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院长陈凡:AI让“会育种”变“慧育种”》的报道。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中央文件再一次凸显了南繁硅谷的独特优势和国家定位,让我们这一代“南繁人”倍感振奋。
2024年,海南持续“向种图强”,已建成20个种业科研平台,南繁种业产值增长47.75%。如今,崖州湾科技城围绕“南繁”“深海”正在逐步形成科教融汇的人才高地,海南一半以上的博士后都筑梦崖州湾,在读研究生接近6000人。去年底,崖州湾生物育种产业联盟正式组建,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与中国种子集团、国投种业共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我曾在三亚崖州区的人大工作站调研,跟农民交流时,可以深刻感受到他们对“靠天种、看天卖”和收成收入的焦虑。如何结合科技创新实现单产和品质提升?这是农业科技人员亟需改变的现实。(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