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山高学校四(3)班 黄一峰
在我的家乡文昌市东路镇,有一位熠熠生辉的革命英雄,他犹如一颗启明星,穿透历史的迷雾,照亮后人前行的道路,他就是为新中国成立奉献出年轻而宝贵生命的冯平烈士。这一天,我满怀崇敬与期待,踏入了冯平同志纪念馆,得以近距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岁月。
刚踏入纪念馆,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将时光拉回了过去。庭院三丈见方的草坪中央,一尊戎装铜像如磐石般矗立——29岁的冯平腰杆挺直、一身正气,军装上的褶皱被海风吹拂出棱角,右手虚按腰间驳壳枪,左手自然垂于身侧,指尖仿佛还带着椰林行军的露水。纪念馆里,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旧遗物有序陈列着,我仿佛看见了冯平烈士年轻时那果敢坚毅的面容,他目光炯炯,满是对未来的笃定。随着讲解员的讲述,那段热血沸腾的历史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
在国家蒙难、百姓受苦的危急时刻,冯平烈士决然投身革命,生前任琼崖地方委员会委员兼军事部长的他不辞辛劳,奔走四方宣传进步思想,把乡亲们凝聚在一起反抗压迫。1928年,被叛徒出卖,他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他咬紧牙关,坚贞不屈,绝不吐露党的半点机密,直至英勇就义,年仅29岁。
听完解说员的深情讲述,我的内心被深深震撼,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想想先烈所处的艰难岁月,再看看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优渥的生活,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学习设备,这一切是多么来之不易。
身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成长在海南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立志要传承先辈的红色精神,以先烈为楷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为祖国繁荣昌盛、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负先烈,不负韶华!
(指导老师:陈灵利)
小AI点评
文章情感脉络清晰:初见铜像的震撼→聆听事迹的感动→联系现实的珍惜→传承精神的决心,形成层层递进的情感涟漪,将冯平烈士的牺牲精神与新时代少年责任相连,犹如一座精神桥梁,让红色传承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