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我国首个适宜滨海盐碱地 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品种~~~
西瓜凤梨、冰糖红凤梨……凤梨新秀“组团出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首个适宜滨海盐碱地 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品种

在三亚选育成功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三亚崖州湾基地展示的“箐两优3261”。

  南国都市报4月22日讯(记者 利声富 文/图)4月22日,耐盐高产优质杂交稻新品种“箐两优3261”现场观摩与成果转化交流会在三亚举行,标志着我国首个适宜滨海盐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品种在三亚选育成功。

  在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三亚崖州湾基地、海棠湾基地,来自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各区域中心的专家,以及三亚市耐盐碱水稻产业联会会员企业、种业企业代表等,现场观摩了“箐两优3261”在盐碱地与非盐地的田间种植表现。

  “箐两优3261”是耐盐碱水稻国创中心的重大创新成果,2024年先后通过湖南省审定和国家审定,具有比较高的耐盐性和丰产性。在全生育期3-5‰盐胁迫下,平均示范亩产突破400公斤;在非盐地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广适,平均亩产达540公斤,适宜在盐碱地与非盐碱地同步推广,具有较高的转化应用价值。

  为确保培育的新品种高产、多抗、广适,从2022年开始,耐盐碱水稻国家创新中心团队先后在华南多个滨海盐渍区地建立示范基地,以“箐两优3261”为核心,配套节水控盐、绿色丰产、调理改土等关键技术,在3‰盐胁迫下实现平均亩产突破400公斤。2023年,该团队在深汕合作区土壤盐度3‰生态条件下,通过“播前快速改土培肥、水肥耦合、精准控盐、穗期外源化学调控”生产全流程管理技术,“箐两优3261”早、晚季产量平均突破每亩500公斤,两季亩产超1100公斤,为滨海盐渍地利用提供高产、高质水稻解决方案。

  “‘箐两优3261’不仅适合盐碱地种植,也适合在非盐地推广。这两年,该品种参加湖南、湖北、福建、广东、海南等多地的新品种展示,非盐碱地常规条件下种植平均亩产达650公斤。”耐盐碱水稻国家创新中心主任唐文帮介绍,今年该团队计划在沿海盐碱地安排25个示范点,在湖南、江西、湖北及华南非盐碱地及中低产田安排30个示范点,推广种植面积约5万亩,全面展示新品种的特点和适应性。

  我国有近15亿亩盐碱地,具备种植水稻基本条件的盐碱地约1亿亩。此次现场观摩与成果转化交流会,不仅推动“箐两优3261”的产业化应用,也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联系,助力形成“两链双向循环”的良好机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国首个适宜滨海盐碱地 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品种~~~
西瓜凤梨、冰糖红凤梨……凤梨新秀“组团出道”~~~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南国文旅
   第004版:关注第30个世界读书日
   第005版:关注第30个世界读书日
   第006版:关注世界地球日
   第007版:关注世界地球日
   第008版:民生视线
   第009版:果然有种
   第010版:城事播报
   第011版:南国聚焦
   第012版:公益广告
   第013版:南国聚焦
   第014版:南国好彩
   第015版:南国聚焦
   第016版:习作
在三亚选育成功
你钟意哪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