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电商“尴尬推送”泛滥~~~
从案头到灶台~~~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案头到灶台

他们这样“破译”千年简牍里的美食密码

  简牍《食方》。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长沙4月22日电(记者张格、戴斌、谢樱)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享用的米饭是何种滋味?近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公布一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最新成果,其师生团队依据西汉简牍《食方》所记载的食谱,以古法工艺“复刻”了两千多年前的米饭。

  简牍《食方》出土于西汉第一代沅陵侯吴阳之墓——湖南省沅陵县虎溪山一号汉墓,记载了西汉初期湖湘地区对各类食材的处理和烹制方式。蒸米饭、煨鸡汤、烤兔头、清蒸鱼……无不彰显出汉代贵族对精致饮食的追求。

  能不能解读食谱并复刻古人的饭菜,尝尝两千多年前的湖湘美食究竟是什么味道?来自岳麓书院历史、哲学、文博专业,以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11名学生组成跨学科交叉团队,尝试还原制作“古食”。

  “如今的食材、烹饪工具、生火方式等,都较古时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没有办法做到完全复原,但将汉代工艺与当代技术相结合,学生们也能从中汲取许多智慧。”指导教师、岳麓书院副教授石瑊说,如古代蒸饭所使用的甗已难以获得,团队就使用在当下农村地区依然能见到的甑子和砂锅作为炊具,也能达到类似效果。

  由于水稻种子及稻谷加工技艺不断优化,今日的大米与两千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团队通过寻求烹饪大师贺俊贤的帮助,找到了与汉代湖湘地区稻米品质和形状接近的籼米品种。

  在贺俊贤的指导下,团队反复实验,终于再现汉代米饭的制作技艺——

  先将米放入水中淘洗,浸泡半小时,沥干静置片刻后蒸米20分钟。熟后,将米取出放置盎中,翻动、扇去蒸汽,再次添水,继续蒸15分钟……

  “依照《食方》,通过反复蒸煮、快速冷却等步骤制作的米饭,不仅松散有弹性、口感好,而且含糖量较低,与我们现在追求的健康饮食不谋而合。”贺俊贤说,此次“复刻”的米饭有望成为餐厅未来菜品创新的一大特色。

  石瑊说,从湖南玉蟾岩出土的万年稻谷颗粒,到澧阳平原上从史前至今的馥郁稻香,再到湖南杂交水稻创新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稻米始终与湖南紧密相连,成为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明符号。

  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说,近年来岳麓书院致力于新文科建设,引导师生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队伍,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今后将推出更多新文科研究与实践相融合的成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电商“尴尬推送”泛滥~~~
从案头到灶台~~~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南国文旅
   第004版:关注第30个世界读书日
   第005版:关注第30个世界读书日
   第006版:关注世界地球日
   第007版:关注世界地球日
   第008版:民生视线
   第009版:果然有种
   第010版:城事播报
   第011版:南国聚焦
   第012版:公益广告
   第013版:南国聚焦
   第014版:南国好彩
   第015版:南国聚焦
   第016版:习作
是算法失控还是监管失守
他们这样“破译”千年简牍里的美食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