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糯米饺

  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高一(3)班 邢晓涵

  冬至前后,我的老家乐东会降温,辽阔海面吹来的凉风,带着水汽往衣服里钻,无垠夜空中的星似乎都泛着清冷。这时城里乡下都会起灶生火做糯米饺。不同于北方的白面饺子,糯米饺的表皮是用糯米做的,形状接近于饺子,而个头儿大两三倍。母亲往往会在冬至时一口气做好可以吃三四天的糯米饺,让全家尤其是孩子们解解馋。

  我印象最深的是前年冬至做糯米饺的经历。

  那天傍晚,母亲取出家里最大那口锅的锅盖,平的一面朝上放在两条长凳上,舀上几碗糯米粉,一点一点地往里加温水,边加水边揉拌。母亲手臂左右抱推,前后揉压。“吧嗒、吧嗒”,被揉搓摔打许多遍后,糯米粉才能抱成团,软硬适中且有弹性。然后,妈妈把糯米团切开,搓成圆柱形的条状,一段一段拧下来用手捏成糯米皮。

  看着母亲驾轻就熟的样子,我以为很简单,自己要求尝试一下。结果,我上手一试,才体会到揉糯米团也是需要力气和技巧的,水加多了太软捏不成表皮,水少了粉团抱不紧实,散了形。我连续失败了好几回,水多了加粉,粉多了添水,如此反反复复,我的双手沾满黏糊糊的湿粉就是不成团,越揉越着急,越急越不成。好不容易捏成功一次,结果糯米皮捏得太厚了。妈妈说,皮太厚的话,里面的馅儿就不容易煮熟;有的皮捏得太薄的话,它在锅里翻转几个跟头,馅就散到汤里了。

  母亲揉粉团是又快又有力,加水和揉搓力度恰到好处,捏出来的糯米皮自然厚度适中。看着母亲劳作,我心想:老家俗话说得好,真是“流多少汗,吃多少饭”啊,世上没有轻轻松松就能拥有的收获。

  妈妈为家人准备的馅儿有花菜猪肉馅、萝卜丝红糖馅、花生碎拌白糖馅……咸甜皆有,兼顾了各人的口味,真不容易。我最爱花菜猪肉馅,在母亲手把手的指导下,我把花菜剁成末,半肥半瘦的猪肉切成细细的丁块。锅里放猪油烧热,花菜和猪肉下锅翻炒,加点盐,放点儿清水防止花菜烧焦,熟了撒下葱末,起锅,馅成。糯米皮包上做好的馅,下锅清水煮或用蒸笼蒸熟,一锅热气腾腾的糯米饺就做成啦!

  现在生活殷实,虽然街上的小吃、零食种类丰富,但我最惦念的还是老家冬至夜的糯米饺。(指导老师:薛向伟)

  小AI点评

  文章宛如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民俗画卷,生动展现了冬至时节老家制作糯米饺的独特场景,细节丰富,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家庭温暖氛围,是一篇优秀的叙事散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城事播报
   第004版:感动海南的身边好人
   第005版:关注第30个世界读书日
   第006版:南国旅游
   第007版:南国聚焦
   第008版:南国聚焦
   第010版:自贸港的年轻人
   第011版:南国聚焦
   第012版:南国聚焦
   第013版:南国聚焦
   第014版:国际新闻
   第015版:习作
   第016版:南国好彩
糯米饺
家乡的花灯节
留在药香里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