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美苑小学六(4)班 梁惠婷
每到金秋时节,小院里总有一股淡雅的香气轻轻飘散,沁人心脾。那是老家南墙边的桂花树开花了,满树金黄的小花,簇拥在绿叶间,像是星星点点的繁星,又似细碎的金沙,轻盈而璀璨。我总是被这迷人的景象吸引,尤其是那股淡淡的桂花香,总能勾起桂花糕香甜的味蕾。
假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和奶奶提着竹篮,踏着轻快的步伐,走向那棵我们最爱的桂花树。树下,已经有桂花悄然飘落,像是在地上铺成了一层金色的地毯。奶奶用竹竿敲打着桂花树的枝干,桂花便如雨般洒落,我伸手去接,几朵桂花轻盈地落在我的掌心,温暖而柔软,宛如是秋的吻。我和奶奶笑着,捡拾着落下的桂花,偶尔我还调皮地和奶奶比谁捡的桂花更大、更饱满,欢声笑语在桂树下回荡……
回到厨房,奶奶开始忙碌起来。她先将捡来的桂花仔细清洗,去除杂质,然后将一块洁白的布轻轻铺在案板上,将桂花均匀地摊开,让它们在阳光下自然晾干,留住最浓郁的香气。接着,奶奶从厨房的角落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糯米粉和粘米粉,她的手法娴熟,先将两种米粉按比例混合,再慢慢加入适量的水,揉成柔软而有弹性的面团。随后,奶奶将面团分成小块,轻轻揉圆,放入精致的模具中,待它们静静地“发酵”后,便送入蒸笼。
我站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鼻尖萦绕着桂花与糯米混合的香气,那是童年最深刻的味道。每当这时,奶奶总会笑着摸摸我的头,说:“别急,心急吃不到热豆腐,这桂花糕啊,得慢慢蒸,才能留住那份最纯粹的味道。”
不一会儿,桂花糕蒸熟了,奶奶小心翼翼地取出,放在盘中,待其稍凉后,便在表面抹上一层自制的桂花酱,那是由晾干的桂花与糖、蜜精心调配而成,甜而不腻,恰到好处地衬托出桂花糕的清新与细腻。最后,奶奶又撒上一层干桂花作为点缀,桂花糕就大功告成了。
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那软糯香甜的口感瞬间在舌尖绽放,桂花的清香与米粉的绵软完美融合,仿佛把整个秋天都吃进了嘴里。
奶奶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那眼神里满是宠溺。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的美好都凝聚在这小小的桂花糕之中,成为我记忆中最温暖、最甜蜜的部分。(指导老师:黄恒宝)
小AI点评
从采摘、晾晒到米粉配比、模具塑形,文章呈现了传统桂花糕的制作流程。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小作者敏锐捕捉到“慢慢蒸”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