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金盘实验学校七(15)班 李欣颖
静看夕阳下的温柔,小河故里长流,余晖下陌上春游,想你时低眉淡淡闲愁。那些年,故乡美丽依旧;如今,我思念依旧。
那年,桑树枝头不知花开花落又几回。我蹲在门口大树下,边抠着墙上的纸花,边遥望远方。村里补鞋的老爷爷嘴里叼着一支烟管,正“嗒嗒”地往烟壶里倒烟草,时不时吐出一团缭绕的白雾,萦绕在砖瓦间。
邻里的刘婶牵着满头扎小花辫的孩子来闲聊,村妇们个个手捧瓜子,用手指比划着聊着趣事儿,不时拍桌子捧腹大笑,笑声便全和着茶水融进了烟火之中。“孩子长这么大了!”“真懂事,嘴巴可甜了!”听了众人的夸赞,刘婶边含笑,边假惺惺地嗔怪自家孩子:“看你以后还敢调皮!”一时间,满屋欢声笑语。
当然,村子里我最钟情的还是有萤火虫的夏夜。晚饭后,摇着蒲扇的老奶奶们在桑树下闲聊着。她们或坐在石凳上,或是搬来自家的木椅,或干脆铺上凉席,大家围坐一块儿。吃些糕点,嗑些瓜子,或是泡一壶清茶,摇一把小扇,与大家一块儿分享家长里短。
我和小伙伴们推搡着、穿梭着,玩“抓人”游戏;或摘果子做项链,或拿汽水瓶盖子玩拼图。玩累了,我就双手张开躺在冰凉的青石板上仰望天上的星星,偶尔会有几只萤火虫飞过,像闪烁的小星星落在了人间。望着月亮,我们仿佛看到了缠满情愫的鹊桥,听到了牛朗织女在私语;我们曾猜过月亮里有浑身雪白的玉兔,有婀娜多姿的嫦娥姐姐,甚至听到了千里外瑶琴声。星光点点落发间,许多美好的回忆都停留在夏夜里。
乡里乡外格外祥和。谁家的年糕烹饪好了,十里八桌都弥漫着鲜香。谁家大人忙活,邻居就帮忙照看孩子。我记得,我的外套上有李奶奶织的小花;我吃过王阿姨家的饭;尝过何伯伯包的饺子;坐过沈姥姥为我编的竹椅……这些回忆不止是胸口的小花,吃下的香甜,坐过的舒坦,还有十里飘香的人间乡情。那种浓浓的乡情,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的心。
如今,我离开了家乡,到城里读书。城里有高楼大厦,有车水马龙,有各种各样美食,然而,我却始终怀念着故乡的乡情和乡味。乡情乡味浓如茶,它是故乡独特印记,也是我心中最柔软的港湾。(指导老师:王萍)
小AI点评
作者对故乡的场景、人物描写十分细腻,具有画面感。如描写补鞋老爷爷“嘴里叼着一支烟管,正‘嗒嗒’地往烟壶里倒烟草”,生动地展现出老爷爷的形象;描写老奶奶们闲聊场景,“她们或坐在石凳上,或是搬来自家的木椅,或干脆铺上凉席……”,将乡村夏夜的闲适描绘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