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5月12日讯(记者 姚皓)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当天举办的海南省“5·12”防灾减灾日主题科普活动上,海南地震台首席专家张慧就地震预警信息识别和应急处置措施进行专业解读,帮助公众提升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地震预警设4个等级
地震预警系统根据预测烈度大小分为灾害性预警和告知性预警两类,共设置四个等级。
●Ⅰ级(红色)、Ⅱ级(橙色):属于灾害性预警
●Ⅲ级(黄色)、Ⅳ级(蓝色):为告知性预警
2个渠道接收预警信息
●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布设预警终端
目前全省已在644个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布设预警终端,通过不同颜色的闪爆灯提示地震强度。
无闪或蓝闪表示无感或弱有感地震,黄闪代表强有感地震,橙闪预示弱破坏性地震,红闪则警示破坏性地震即将发生。
●“海南地震台”微信小程序
公众还可通过"海南地震台"微信小程序获取实时预警信息。未来还将推出电视预警等更多便民接收渠道。
应对措施
●收到蓝色或无闪预警时,主要防范高处坠物;
●遇到黄、橙、红预警且时间紧迫时,应遵循“就地避险、震后撤离”原则。
室内避险优先选择卫生间等小空间,或躲于坚固家具下,注意保护头颈;户外则要远离建筑物和电力设施。无论何种情况都要保持镇定,抓住固定物体防止摔倒,震后有序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