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高考历史备考冲刺:~~~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考历史备考冲刺:

“背多分”不可取抓好主干是关键

  李凯老师正在上课。(受访者供图)

  扫码看名师指导

  备战2025高考

  名师指导

  历史

  随着2025年高考的脚步日益临近,历史学科的备考复习已进入冲刺阶段。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备考,精准把握高考历史的命题脉搏,是考生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日前,南国都市报记者邀请海南中学高三历史教师李凯为广大考生提供备考指导。

  □南国都市报记者 杜倬荷

  核心词1:

  题型分布

  题型与分值

  基本保持稳定

  “今年的题型和分值与往年相比,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可能会略微创新。试题或更灵活。”李凯介绍,今年海南高考历史题型与分值具体如下:

  原始分满分100分,其中选择题15道(含两道最佳选择题),每道3分,共计45分;非选择题4道(含一道开放式试题,学生俗称小论文),共计55分。

  从近几年的试题来看,高考历史学科突出对学科5大核心素养的考查,强调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

  核心词2:考查重点

  注重考查综合素质

  与关键能力

  近年来,海南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其中,关键能力指提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理解的能力、描述理解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从历史角度分析,我们强调唯物史观、时空观念以及史料实证。”李凯指出,如今的高考与过去不同,仅靠死记硬背并不能取得高分。

  从2022年至2024年的海南高考历史卷来看,考查学生思维含量的占比逐渐提高,家国情怀也得到更好的投射,体现出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这也要求考生们要理解和运用核心素养,学会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具备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应用的能力,实现由“解题”向“解决问题”的转变。

  核心词3:复习策略

  回归教材 巩固基础

  强化主干知识

  目前,距离高考已不足一个月,考生们如何在最后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效复习备考?李凯建议,要敢于做“减法”,学会做取舍。

  “新高考历史试题,考的是开放型知识,知识将作为背景、成为可应用的材料,能力是试卷考查的核心。这种情况下,死记硬背不好使了,‘背多分’也不复存在。”李凯说。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们需要回归教材,强化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通过精研真题和模拟题来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

  一是回归教材,巩固基础。历史课本是知识的根源,涵盖了丰富的历史事件、人物、概念等基础知识。重新梳理课本,并非简单的重复阅读,而是要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精读。最后阶段,考生们需要调整应试心态,巩固已有的知识,并对自己相对薄弱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避免重复犯错。

  二是抓好主干,构建知识体系。在梳理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将零散、孤立的知识点,结合学科的特征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建议考生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切割时空轴,以点切线,以线带面,从不同历史视角划定各类时空线,将其横向联系为一个主干体系。

  三是精准复习,强化训练。考生既不能陷入题海战术,也不能忽视刷题。建议考生小题多做、大题精练,在有限的时间内主攻高考真题,熟悉真题命题规律,培养整体答题节奏感;总结答题模板,如掌握历史主观题的“观点—史实—结论”答题结构等,并着重进行限时训练,及时复盘反思。

  四是认识自己,敢于舍弃。建议考生将高三以来的考试试卷进行整理归纳,按照题号对照寻找错题,再根据常错题目对标知识主干,优先解决薄弱环节,集中突破易拿分领域,如历史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而非纠缠偏难怪题。同时,要注意对每道错题要追溯知识漏洞,掌握答题逻辑。

  此外,近年历史科目命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的特征,要求学生更深度地思考,在知晓史实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见解与认识。

  对此,考生们还需重点关注与海南发展、国家战略及历史脉络紧密相关的时事热点和社会现象,理解其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培养自己沿着重要的热点、线索去挖掘历史和现实联系的能力。

  核心词4:答题技巧

  强化“答题规范意识”

  注重表述性规范

  在答题方面,李凯建议广大考生,要注重书写规范,不仅是字形本身的规范,还包括书写布局的规范、标题化、序号化和格式化。

  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注重表述性规范,通过专业化语言展现考生的思维结构和逻辑认识,以此获取得分点。

  考场上,精准审题最关键,同学们需精准捕捉题干关键词,精准把握答题方向,注意时间范围和分析维度。

  答题过程中,考生们要注意答题时间的分配;可按“总分总”的模式分点论述,需避免口语化,根据分值判断答题要点数量,合理规划答题空间。

  李凯表示,希望同学们放松心态,做到劳逸结合。理性看待每次考试成绩,将高考前的考试当作历练,无论成败都应该保持平和、谦逊。

  “不强求、不放弃,稳住节奏,专注自身。相信每位考生都能尽己所能,顶峰相见。”李凯说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高考历史备考冲刺:~~~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政经要闻
   第004版:城事播报
   第005版:南国+
   第006版:南国产经
   第007版:南国观察
   第008版:南国聚焦
   第009版:南国关注
   第010版:南国关注
   第011版:南国关注
   第012版:南国学堂师者
   第013版:南国学堂萌新闻
   第014版:南国学堂萌新闻
   第015版:南国学堂习作
   第016版:生活通
“背多分”不可取抓好主干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