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联动部门共治提效
积分制调动居民共建热情
管理机制创新
社区治理提速
一天下午,网格员邹小慧在昌江石碌镇红林居巡查发现,电动车乱停乱放挡住了消防通道,她掏出手机拍照上传,不多时,联勤部门的同事便抵达现场,与她共同将电动车摆放整齐。而在山竹沟村里,村党支部书记陆运强正主持积分制茶话会,村民争相举手提议:“村口路灯该换了”。这些场景,是昌江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日常。
从网格员“快速响应”的高效协同,到村民“攒积分”的热情参与,昌江以网格化联勤联动、清单积分制等创新机制破题,让“干部主动作为、群众广泛参与”的治理新模式遍地开花。
部门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
2020年,昌江推行实施网格化联勤联动作战机制,构建“县领导统筹、网格长协调、各部门联动”的治理体系,将县城划分为10大社区网格、122个小网格,确保“网中有格、格中有点、点上有人、人人有责”,实现治理无盲点、不交叉、全覆盖。
网格化联勤联动作战机制建立前,昌江创文实地测评缺乏统一的指挥调度体系,部门间职责划分模糊,存在责任推诿现象,多头管理效率低。机制建立后,以社区作为大网格中心,全县6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布包点小网格,通过整合交警、环卫和社区等多部门力量,形成常态化巡查和动态监督机制。“日常巡查发现问题,我们会建立台账并上报,联勤部门会及时到场处理。”邹小慧说。
数据说明成效。据统计,2023年以来,昌江各社区联勤联动疏通、修补排水沟及污水管213条,安装便民充电车棚74个、充电桩2474个,维修路灯3181盏、景观灯2537盏……“以前家门口积水,反映多次也难解决,现在跟网格员说一声,有关部门立马来处理。”在新村西路经营早餐店的陈阿姨看着店门前宽敞干净的道路高兴地说。
居民从“站着看”到“抢着干”
在昌江乡村,一场由“小积分”引发的治理变革令人瞩目。山竹沟村曾是“干部干、群众看”,垃圾乱堆、矛盾频发。2022年,昌江积极探索开展“清单+积分”模式,在山竹沟村试点,将人居环境整治、孝老爱亲等57项行为纳入积分考核,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高分者张榜表扬,有效调动村民参与治理。
“我把庭院打扫干净,村里评比不仅加分,积分还能兑换洗衣液和早餐,干起活来更有劲了。”村民陆永成说。
陆运强表示,现如今,积分制让“村中事”变成“家里事”,272户村民参与率超94%,村庄连续三年零治安案件,还捧回了“全国文明村镇”的国字号招牌。如今,昌江全县范围内推行积分制,各村结合实际细化积分项目,居民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参与”,形成了“人人争积分、户户讲文明”的良好风尚。
建成176项基础设施
升级菜市场、改造58条街道……
民生工程提质
居民幸福加码
近年来,昌江以民生“微改造”为笔,在街巷烟火中书写民生温度,让城市“烦心地”化作“安心景”。
变废为宝:“激活”荒地打造居民乐园
石碌镇人民南路社区曾有一片废弃操场——县二小搬迁后,这里杂草疯长,沦为垃圾堆放点。2022年,昌江以创文为契机,将这片荒地彻底“激活”:除去杂草、硬化地面,建成多功能体育场,并利用边角空地规划出停车位和公共晾晒区。
“过去大家总嫌环境差,不愿出门,现在时不时就到广场散步聊天。”石碌镇人民南路社区居民钟周英感慨。如今每到傍晚,球场灯火通明,年轻人挥汗如雨,老人随乐起舞,孩童嬉戏追逐。曾经的“脏乱角”,如今成了凝聚人气的“活力心脏”。
变堵为美:58条背街小巷集体焕新
“以前送孩子上学像‘打仗’,路窄坑又多。”站在昌江第三小学门前的新村东路上,家长陈霖对这条路曾经的“痛点”记忆犹新。以前,这条路狭窄且路面多处破损,居民出行不便。创文工作开展后,昌江以“疏通+美化”双管齐下:拓宽路面、铺设沥青,调整为单向行驶道路;同步在路口新建停车场,校门口用彩色标线提醒车辆减速,有效改善路况。
距离新村东路不远处的内环路同样迎来了升级改造——曾经的黄土路,如今铺上沥青、规划绿化,宽敞道路树影婆娑,居民不再绕路而行。这样的“美颜工程”遍布昌江。创文工作开展后,58条背街小巷集体焕新:河北社区的健民路与子中路拐角相连,过去街道老化、水沟露天,改造后增设排水沟盖板,墙面刷白绘上黎族特色图画;万福路通过划设路边停车位,终结了车辆乱停占道的现象;建设东路一处陡峭土坡经硬化加固、加装护栏,雨天不再泥泞打滑……
变化从城镇街巷延伸至乡间小路。昌江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业务主管付继蓉介绍,近年来城投公司聚焦乡村道路痛点,通过挖建排水沟、硬化路面等改善交通环境,“如今各乡镇沟渠畅通、路面稳固,村民出行再也不用提心吊胆。”
变乱为序:现在逛市场像逛超市
过去的昌江农贸市场,地面湿滑、摊位杂乱、污水横流,市民买菜如“闯关”。2023年,昌江将农贸市场改造列为重点民生工程,投资近千万元,对石碌镇5个市场进行整改:摊位面亮化、规整给排水系统、规范活禽交易区等。如今的农贸市场,明码标价牌高悬,照明系统全面升级,商品品类分区明确,商户“门前三包”。“现在逛市场像逛超市!”居民陶大姐说。
近年来,昌江建成176项创文基础设施工程、市政路灯亮灯率超99%、城市道路安全畅通率100%、建成130个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等,在这座山海黎乡,七十二变的“魔法”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