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7月3日讯(记者 路静)7月2日,“高报面对面”——2025年海南省高报咨询融媒体直播活动在海口举行。高考志愿填报首席专家、学生生涯规划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创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总督学,中学高级教师、万宁燕园中学校长马英做客直播间,线上支招志愿填报策略,并就选科要求、志愿梯度设置、专业选择等热点问题提供权威指导,助力考生科学决策。
马英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重点把握四个关键点:一是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职业规划;二是研究院校录取规则:仔细查阅目标院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及对应位次,结合自身成绩准确定位;三是关注新增专业机遇:新增专业往往对接新兴产业需求,就业前景广阔,考生可优先考虑;四是善用政策红利:少数民族考生或农村地区考生需主动核查是否符合国家专项、地方专项、少数民族预科班等优惠政策条件,提升录取机会。
马英指出,在新高考政策下,海南考生需特别关注选科代码规则:科目代码由小到大填写为单选,由大到小填写为全选(此规则适用于海南省现行高考政策,其他省份考生需参照当地规定)。其中“化学+物理”组合因其较高的专业壁垒成为报考优势组合,能覆盖90%以上的理工类专业;若在此基础上加入政治科目形成“物理+化学+政治”组合,不仅报考门槛相对较低,还能大幅拓宽专业选择面,特别适合有军警院校报考意向的考生。马英特别强调,随着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提升,选择这一组合的考生在报考思政、法学等热门专业时更具竞争力,未来就业前景也更加广阔。
高分考生如何避免“高分低就”?马英建议志愿间梯度控制在1至3分以内。她提出三大策略:一是善用“赛道转换”机会,如考生可以通过“参军复学转专业”政策实现专业调整(考生需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具体实施细则);二是拓展地域选择,不要局限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三是明确发展方向——计划考研的应优先选择保研率高的名校,成绩一般的则建议选择专业壁垒高、不可替代性强的专业,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院校的相关专业,这些地区就业机会更多,未来发展更具优势。
马英特别强调,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发展,海南正涌现出一批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专业。马英呼吁广大考生积极报考海南本地高校,或者选择在外求学后带着专业知识回到家乡,共同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