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是人们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与情感寄托,既包含个体对家乡的记忆与思念,也承载着文化认同与历史记忆的多重内涵。以下是名家笔下的乡愁。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
——宋·苏轼《浣溪沙》
醉里梦回故园,踏遍旧时小径;酒醒南望,唯见云山万重。最荒唐是,梦中路短,醒时路长。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杜鹃啼血,一声一断肠;三春三月,愁思尽付巴山蜀水。客居江南,连花鸟都成了故土的刺,扎得人心鲜血淋漓。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清·纳兰性德《长相思》
风雪交加,聒碎乡心,连梦境都被割裂成残片。故园的风雪应是温柔,而塞外的寒,是刀锋剜进骨缝的疼。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现代·余光中《乡愁》
这是“乡愁文学”的代表作品。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台湾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