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长彤学校四(5)班 文艺融
在初读《青铜葵花》这本书时,我很不解:青铜、葵花这两个毫不沾边的事物,为什么要同时出现在标题,指的又是什么呢?当我合上书本,这个问题的答案已在我的脑海里上演了无数遍:这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而书中的故事发生地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大麦地。哑巴哥哥青铜和妹妹葵花的动人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一个特别的机缘,城市7岁女孩葵花与大麦地11岁男孩青铜相遇、相识,并就此成为了兄妹。他们在大麦地一起生活,共同成长。
在这些善良的人物群像中,我最喜欢的是葵花。
在我脑海中,葵花,她是不幸的。因为她家中变故导致她失去了亲人,被领养在乡下长大;但是她也是幸运的,因为领养她的家庭是充满善意的青铜一家人。
在我眼睛里,葵花是懂事的。对于家人的关注与支持,她没有任何理所应当的心理,而是更想不遗余力地去帮助大家、回报大家。以至于到最后被迫回城时,还是嚷嚷着:“我不回去!我不回去!”这种不是家人,却胜似家人的亲情令人动容。
在我心底里,葵花是孝顺、单纯和可爱的。
孝顺的葵花在奶奶生病时,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她为之着迷的读书,她要将各门功课全部考砸!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她将那些在她看来一点也没有难度的卷子,考得一塌糊涂。她做这些,只为省下那一笔钱给奶奶治病。
在大船返回油麻地一带之后,每遇到一座集镇,大船都会停下来,大家各自将银杏拿到集市上去卖。她们会从葵花装银杏的口袋里,抓出一大把银杏来:“你瞧瞧,多好的银杏!”她们比卖自己的银杏还要认真,还要斤斤计较。卖得了钱,一个婶子说:“你一个小孩子家,会把钱弄丢了的。”葵花立即把钱掏出来,放到那个婶子手上。婶子笑着:“你就这么放心婶子?”葵花点点头……此时,她的脸庞洋溢着单纯的微笑。
在往返江南的轮船上,全船的人都愿意照顾她:她既没有带吃的,也没有带盖的。但大家都将吃的拿出来给她吃。晚上睡觉,婶婶们、姐姐们都愿意让她睡在她们的被窝里。夜里,那些婶婶们总要醒来,查看一下她的胳膊、腿有没有露在外面。而可爱的葵花能给大家的,就是奶奶教给她的那些歌,以及那最动听的笑声。
合上书本,葵花明媚灿烂的笑脸和欢笑声从书中跳脱而出。
在大麦地这个贫瘠的土地中,葵花就是那朵生机勃勃的向日葵,即使经历一系列灾难,却依旧顽强、乐观的向阳生长着……(指导老师:陈伊雯)
小AI点评
这篇读后感情感真挚且细腻。小作者紧扣书中葵花这一角色,从不同角度剖析其性格特点,如不幸又幸运、懂事、孝顺等,结合书中具体情节阐述,有理有据。语言流畅自然,用词生动,像“明媚灿烂的笑脸和欢笑声从书中跳脱而出”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