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7月29日讯(记者 王子遥)“海南启动自由贸易港建设后,变化是十分巨大的。”海南赞邦制药有限公司厂长冼海燕告诉记者。
海南赞邦制药是意大利赞邦集团在中国投资成立的独资制药企业,2000年,其在海口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制药工厂,并在2007年成为海南省首家通过欧盟GMP认证的制药企业。作为海口的一家“老牌”药企,赞邦制药近年来感受到了自贸港蓬勃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
冼海燕认为,自贸港建设以来的变化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一是政策开放度的提升,比如企业进口自用生产设备、原辅料实行零关税政策,或是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实行低税率,这些政策对企业降低成本很有帮助;二是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海口国家高新区、江东新区、海口综合保税区等园区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三是营商环境的优化,“极简审批”“一网通办”等举措让企业开办时间得以压缩;四是基础设施持续建设升级,如美兰机场二期扩建、新海港客运枢纽建设等,提升了物流和人员往来海南的效率。而这些欣欣向荣的变化,能够有效推动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也让企业能够更便捷地开展包括跨境电商、转口贸易等在内的跨境业务。
“以我们自身为例,随着进口‘零关税’原辅料政策、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政策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在海南施行,我们也成为了政策的受益者。”冼海燕称,从2024年9月运用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至今,该企业的相关进口料件已累计减免关税23.7万元,加工并已出口内销两个产品累计货值271.5万元。在她看来,海南自贸港的一系列政策既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增加了企业供应商选择的机会。
作为一家由意大利企业在中国投资设立的外资企业,企业间的人员交流与往来也较为频繁。在海南持续扩大免签入境范围的背景下,如今包括意大利在内的85国已可以免签进入海南,这也使得赞邦集团的员工得以更加便利地往返于海南与意大利之间,沟通交流也更加顺畅。
7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有关情况,提到将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以及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也让冼海燕对于政策环境乃至自贸港的未来发展更加期待。她表示,自贸港的优惠政策非常实在,期待各级监管部门能够进一步优化和精简办事流程,推动政策尽快有效落地,让企业受益,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回报社会。
“封关后,赞邦制药将继续借力自贸港政策红利,用好加工增值超30%免关税、自用生产设备免关税等政策,尽可能扩大合格供应商的范围,降低原辅料、生产设备采购的成本。同时,我们还将利用产业集聚效应,开展对在海南拓展医疗器械注册、生产、销售业务的评估。”冼海燕表示,“此外,我们也会考虑将海南作为赞邦集团在亚太市场销售产品的生产中心的可行性;并依托‘乐城研用+海口生产’的模式,评估赞邦集团原研产品的本地化生产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