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8月16日 星期六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发现3个大型真菌新物种

  极白无锁革菌

  粒状粉孢革菌

  海南粉孢革菌(组团均由朱安红提供)

  南国都市报8月15日讯(记者 谭琦)海南物种“户口簿”又迎来新成员!

  日前,科研人员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里发现三个真菌新种,分别为极白无锁革菌、粒状粉孢革菌和海南粉孢革菌。此外,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里,科研人员还发现了努里格环纹炭团菌、近亮环纹炭团菌和绿层环纹炭团菌三个中国新记录种。

  此次的新种发现文章刊发于今年第七期《菌物学报》,中国热科院科研人员马海霞、朱安红受邀担任特约编辑。“这次我们围绕‘海南真菌资源挖掘与利用’这一主题,关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真菌多样性,讲好国家公园中的科研故事。”朱安红介绍,极白无锁革菌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发现,其生长在阔叶树腐朽木和落枝上。“它新鲜时是油蜡的质感,雪白色,就像撒在腐木上的碎雪,而干后变成白色至乳白色,像一层薄薄脆脆的白巧克力。”朱安红说,该物种的主要特征为子实体一年生,呈平伏状,目前仅发现于海南。

  粒状粉孢革菌和海南粉孢革菌均发现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尖峰岭片区,且两者标本的采集时间仅相差一天。“近年来,我们团队对海南热带雨林大型真菌多样性进行持续调查,目前已采集大型真菌标本11733份,隶属于286属2724种。”朱安红说,这两个真菌新种的发现,也是调查过程中采集到的。“粒状粉孢革菌的子实体为革质,表面具轻微小颗粒状,呈浅橘色至灰橘色。”朱安红介绍,它的表面看起来像一片铺在倒木上的丝绒布,有些磨砂的质感,它的担孢子在显微镜下看起来黄中带褐,像一颗颗迷你的琥珀。海南粉孢革菌的表面则比较光滑,呈灰橘色至褐橘色,边缘毛缘状,就像毛茸茸的“流苏”。

  “在热带雨林中寻找真菌是比较艰辛的工作。”在采集真菌标本的时候,朱安红有一个秘诀:“静下心、沉住气、动得腿”。寻找真菌的最佳时间是雨后,而这时的雨林温度高、湿度大,陡峭的山坡和湿滑的岩石都给科研工作“上难度”,采集工作常因各种意外被迫中断。

  大型真菌新物种的发现对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科学研究具有深远意义。“此次发布的三个新物种和中国新记录种都是木腐菌,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能够加速枯木和落叶的分解,维持养分循环。”朱安红称,真菌对生境变化十分敏感,更印证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有利于科学研究和资源价值的挖掘。

  此外,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里发现的三个中国新记录种,均发现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生于腐木上,进一步丰富了海南大型真菌多样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第004版:封关之年看海南
   第005版:自贸港·人物
   第006版:关注全国生态日
   第007版:南国关注
   第008版:生活通
《万里追寻:“绿水青山”在五洲》全网上映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发现3个大型真菌新物种
海南出台生态环境 分区管控地方性法规
我们能吃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