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9月12日讯(记者 胡丽齐)9月12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向中国国家版本馆捐赠手工黎锦龙被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宣部版权管理局、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一同参加入藏仪式。
记者了解到,这件黎锦龙被采用传统黎锦工艺纯手工制作,汇聚纺、染、织、绣四大技艺精华,被面以五龙戏珠、双貔貅、喜上眉梢等吉祥图案装饰,生动展现了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卓越的艺术创造力。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黎族织娘的智慧和心血,承载着千年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
在捐赠仪式现场,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书记穆克瑞向中国国家版本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捐赠移交手工黎锦龙被(三联幅)。这件蕴含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艺术珍品正式入藏国家文化殿堂。
穆克瑞表示,此次捐赠,不仅能让黎锦龙被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也将让更多人领略黎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保亭也将以此为契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加强黎族苗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扎实推进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据了解,保亭是黎族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占比超70%,是海南黎族苗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这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传统竹木器乐”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明代特大龙被“麒麟双凤龙被”被授予“世界最大的黎族龙被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