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9月12日讯(记者 汪慧)备受关注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已在9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这项被誉为“金融国补”的政策,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覆盖汽车、家电、装修、旅游、健康医疗等多个领域。目前政策已经落地10日,实施情况如何?申请和使用贷款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记者走访了省内部分银行。
哪些个人消费贷能享受“国补”?
“最近来咨询和办理的客户非常多,这项政策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实惠,从金融消费者反馈看,体验感普遍很好。”在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营业部走访期间,该行客户经理陈金玉向记者表示。
根据政策,今年9月1日至明年8月31日期间,消费者通过指定贷款机构申请消费贷款并用于实际消费,可享受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目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普遍在3%左右。这意味着此项政策执行期间,消费者实际承担的利率有望降至“2%”左右。
走访中,海口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制定了具体操作流程,并在多个官方渠道发布服务指引,方便客户申请办理。比如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机构都发布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常见客户关注问题解答的专门推文,详解贴息范围、标准和如何申请等客户集中关注的问题。
“9月1日,华夏银行海口分行正式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服务,各网点及手机银行同步上线,无论换新家居、购置爱车,还是提升学历、享受健康服务,都为您‘减负’!”华夏银行海口分行在产品宣传中强调,该行已完成系统升级、流程优化和客户预热,确保第一时间提供高效贴息服务。
可以看出,各家金融机构都在积极落地这项福利政策。
据陈金玉介绍,此次政策的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贴息的标准为,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据介绍,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其中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算笔账来看,比如,市民王先生计划装修房屋,申请了交行个人消费贷款“惠民贷”,并且签署了贴息补充协议,贷款期限为1年期,年化利率(单利)为3%,还款方式为先息后本。王先生在今年9月1日使用了这笔贷款,支付了一笔5万元的装修费用,符合贴息范围。按照贴息规则计算,最高可以贴息500元,假设原本应支付利息1500元,那贴息后,实际只需要支付利息1000元,节省了500元。
消费者怎么申请贴息?
消费者怎样才能领到这份“贴息红包”呢?操作流程其实也很简便。
陈金玉表示,客户总体仍按照一般流程办理个人消费贷款产品,提款时或线下办理流程中在线签署贴息补充协议。“为简便操作,客户使用我行贷款消费时,系统将自动识别通过POS机刷卡、扫码支付、线上交易支付等发生的消费交易,对符合贴息条件的消费,在客户还款时直接按贴息金额扣减部分利息。”
记者了解到,消费贷款贴息业务,可全程线上办理。消费者可登录申请贷款银行的App,授权该行查询相关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以便该行据此识别相关消费交易信息。
在授权与协议签署上,多家银行均需签署相关协议或确认书。记者从工行海南省分行了解到,该行已在APP设立贷款贴息专区,客户可在贷款贴息专区签署协议,进行交易信息授权,也可在个人消费贷款签订合同或提款等环节进行交易信息授权。如借款人不同意授权该行查询相关交易信息,相应不享受本贴息政策,但不影响借款人正常申请、使用个人消费贷款。
多家银行工作人员还提到,如果发生了银行不能自动识别的消费,没有享受到贴息,可提交材料人工审核。办理贴息不收取任何费用。
那么,哪些机构可以支持办理个人消费贷贴息业务呢?目前,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5家业务规模相对较大的消费金融公司等23家机构参与其中。
也就是说,享受补贴需同时满足“指定用途+指定机构”双条件。
还需要提示的是,如果贷款客户把贷款取出来了,用现金进行消费了,银行就无法判断你的资金用途,也就没法享受贴息了。
“金融国补”政策虽好,消费者也不可盲目领取。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贷“国补”能够降低消费信贷成本,助力释放消费潜力。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要理性评估自身还款能力,即使有贴息,申请消费贷时也要控制好个人债务负担,更不能违规挪用资金用于投资理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