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华侨中学高一(15)班 高源梓
一张张泛黄的纸片,记载着那个年代志存高远的肺腑之言。那是一个浪漫豁达的灵魂,教我于逆境中展眉,伴我悟人生是非。
幼时初阅。古老的大榕树下,母亲怀里昏昏欲睡的我,耳畔“水调歌头”的轻吟,是我对诗词的第一印象。夜晚床头边,听父亲讲文人墨客的生平事迹,听见“墙里秋千墙外道”“多情却被无情恼”时咯咯笑。那是我年幼时诗词的启蒙,也是文化传承的初始。
少时仰慕。记忆的最深处,是翰墨穿越时空,见字如面。浩荡天地之间,你极目远眺,眼见白鹭群飞,望天容海色,志如鸿鹄。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抒写雄心报国之志,用“挽雕弓”“射天狼”,将磅礴的英雄气概生动表露,我仿佛见你策马飞奔,出征行猎,英勇无畏。年少时的仰慕极简单,我开始读你,懂你。你以诗词作序,抒写极其可贵的淡然豁达;你以词为介,道出人生的荡气回肠,悲欢离合。哪怕官场失意,生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叹,却怀揣蜉蝣仍可撼树的精神奉献自我,固文化之根本,使其诗词及流风余韵千百年后依然回荡在华夏大地上。
坎坷记愁。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于学海中沉浮,你于风雨中独行。青春漫漫长路,一路跌倒无数,成长总会与困难险阻一并到来,正如我的初三,面对升学压力,我内心彷徨焦虑却又束手无策,尽管我试图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但还是避免不了不时的情绪崩溃。总在身处困境时品读你的诗词,见你跨过泥潭,越过山峰,走过这跌宕起伏的一生,仍拥有“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的风雅情操;听你“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感叹,一次次在绝境中豁达,练就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境。潜移默化中,你的诗词影响着我,也无数次拯救了钻进迷茫焦虑的无底洞中无法自拔的我,为我点亮前行的路灯。你好似一位良师益友,指引着我前行。
古今对话。不久前,海南省博物馆举办了“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文物展,八方珍品荟萃一方。漫步展厅,看着泛黄卷轴上的东坡书法真迹,古画上戴笠穿屐的东坡形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双芒鞋,一把竹杖,一蓑烟雨,一路放歌,歌出一位宋代文坛的巨擘,舞出一颗豁达雄心。时隔千年,我跨越时空,与东坡先生共鸣。那妇孺皆知的东坡诗词,流传千年的东坡故事,皆在与文物相见时,璀璨生辉。
传承经典。东坡诗词,承古代文学的雅致与朴素,融个人的豪迈与不羁。文脉传承,弦歌不辍,作为新时代青少年,躬逢盛世,我们在为今日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文化景象而欣喜振奋的同时,也要铭记守护中华文化根脉的责任,坚持文化自信,巧借创新活水,为中华文化赋能,谱写当代华章,让古老的文化根脉绽放出时代之花。
(指导老师:徐永清)
小AI点评
文章结构清晰,按照时间顺序和情感发展的脉络进行组织,同时内容丰富,涵盖了诗词启蒙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每个部分都有具体事例和经典诗词,内容充实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