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长春9月22日电(记者 黄明、刘济美、张瑞杰)在第11届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上,1架运油-20A与2架歼-16以预加油形式出现,轰-6双机编队通场,1架空警-500在4架歼-20的护卫下划破长空。活动期间,歼-16双机、运油-20A单机、歼-20四机编队还进行了机动飞行展示。这些编组形式有哪些实战价值?又体现了人民空军具备怎样的打赢能力?围绕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近日专访了参加空军航空开放活动的空警-500、歼-16、轰-6K、运油-20A、歼-20飞行员。
空警-500飞行员徐昊阳:
“预警机+歼击机”的协同模式是我们的常态化训练课目
空警-500与4架歼-20组成护航编队通场,让人眼前一亮。“这一战斗编组,模拟的是实战中‘预警指挥+隐身突击’的典型作战场景。”空警-500飞行员徐昊阳说。
徐昊阳表示,空警-500具备同时对空、海目标探测能力,使其在体系作战中发挥预警指控中心作用。“在执行东海警巡任务时,我们曾引导歼-16成功驱离外机,这种‘预警机+歼击机’的协同模式,现在已经是我们的常态化训练课目。”徐昊阳说。
歼-16飞行员杨浩鹏:
让观众看到的不只是“蓝天舞步”,更是能打胜仗的硬实力
这次空军航空开放活动中,歼-16有两大亮点:一是双机对冲的机动展示,二是双机与运油-20A的空中加油编队通场。
歼-16飞行员杨浩鹏表示,这次展示的动作,如最小半径转弯、超低空通场加入目视航线等,都是日常战备训练的“复刻”,让观众看到的不只是“蓝天舞步”,更是能打胜仗的硬实力。
轰-6K飞行员田乐:
人民空军的“远程铁拳”,既能守好家门口,也能护好远海疆
此次进行飞行展示的轰-6H型飞机,使中国空军轰炸机首次具备了精确打击能力。
轰-6K飞行员田乐表示,双机通场看似简单,实则是远程打击“编队协同”能力的体现——实战中,双机编队能互相掩护、交替突防,提升突防的成功率。
轰-6家族从早期型号到“战神”轰-6K,实现了从“近海对抗”到“远域慑阻”的跨越。轰-6K相比轰-6H,航程和载弹量大幅提升,还能搭载巡航导弹实现“防区外精确打击”。
运油-20A飞行员谭红梅:
我们多飞一米,祖国的空天就多一分安全
“今年的航空开放活动上,运油-20A展示的是预加油的姿态,既是正常的战斗编组状态,也是日常的战备训练状态。”运油-20A飞行员谭红梅说。
谭红梅说,一次在前出为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后,听到战斗机飞行员说“油量充足,可以继续执行任务”。“那一刻我知道,我们多飞一米,祖国的空天就多一分安全。看到新学员围着运油-20A拍照,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这种‘蓝天接力’特别有意义。”
歼-20飞行员张凯:
歼-20首次进行静态展示,展现人民空军的开放与自信
“歼-20不同编组的展示,体现了我们在日常训练中,更加注重体系能力的建设,战斗机与特种飞机的协同训练日益深入,未来可以更好地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歼-20飞行员张凯说。
“歼-20首次进行静态展示,展现了人民空军的开放与自信。能让大家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它、了解它,切身感受祖国的强大,这也说明我们有十足的底气,人民空军永远是人民最坚实的后盾。”张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