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09月26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海南加快推进班车客运定制规范发展~~~
情侣分手后算“爱情账”~~~法院判决欠条无效
~~~如何辨别真假?企业打假办人员支招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侣分手后算“爱情账”

一方以死相逼让对方写百万欠条

法院判决欠条无效

  南国都市报9月25日讯(记者 林文泉)日常生活中,情侣间分分合合已经很常见,但一方以死相逼让另一方写下分手“欠条”,这样的“欠条”有法律效力吗?近期,万宁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情侣分手的“欠条”纠纷,依法判决“欠条”无效。

  万宁市的陈某与赵某曾系男女朋友关系,因家庭矛盾、性格不合等原因二人分手。陈某想从赵某处获得金钱补偿,多次要求赵某写借条作为凭证,甚至以死相逼。无奈之下,赵某与陈某签下《借款协议》,载明赵某向陈某借款100万元。然而此后赵某并没有“还款”给陈某,陈某便将其诉至法院。

  万宁法院审理认为,原告陈某请求被告赵某支付100万元借款的基础是两人签订的《借款协议》,庭审中,双方均承认该协议是被告为了分手,向原告承诺支付100万元补偿款,该协议虽然用的是“借”,但两者实质上并不是正常的借贷关系,而是附条件的赠与,即被告以原告与其分手为条件而成立赠与合同。因此,原告陈某与被告赵某之间不存在真实有效的借贷法律关系。法院依法判决驳回原告陈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院释法

  万宁法院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本案中,借款协议的目的损害了社会善良风俗,违反公序良俗原则,应属无效法律行为。被告反悔,不支付该笔款项这一行为属于社会道德范畴,不宜通过现行法律制度要求其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认定存在民间借贷事实不仅要有借条、欠条、借据等可以表明双方借款合意的外在形式,亦要有实际交付。本案中当事双方以借款协议这一形式约定的“分手费”系情感债务转化而来的虚假借贷,双方并不存在借贷的合意,亦没有实际的借款交付,因此并不存在借贷事实,借款协议也就不具备法律效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海南加快推进班车客运定制规范发展~~~
情侣分手后算“爱情账”~~~法院判决欠条无效
~~~如何辨别真假?企业打假办人员支招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活力中国调研行
   第004版:民生视线
   第005版:问政海南
   第006版:自贸港·人物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南国关注
   第009版:南国文旅
   第010版:专题
   第011版:专题
   第012版:萌新闻
   第013版:萌新闻
   第014版:活动
   第015版:习作
   第016版:生活通
支持定制客运经营者灵活设定停靠点
一方以死相逼让对方写百万欠条
海口查获147瓶假“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