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一座城市?当我们带着问题将视线移至海南省东方市,会看到傍晚时分的文化广场,市民自发的广场舞联谊;看到俄贤岭雨林,徒步爱好者正沉醉于“森呼吸”;待到初冬的周末,火遍全网的“村BA”篮球赛场,文体旅活力映入眼帘……不同的场景,共同勾勒出东方以健康为底色的日常。当康养从政策文件走入街巷日常,当“候鸟”成为“归人”,当篮球赛事演变为全民嘉年华,东方,正以“健康”为笔墨,书写着一座城市被共同“养成”的生动故事。
□南国都市报记者 鲁启兰 姚传伟
自然“氧”与政策“土壤”
东方的康养故事,始于山海的慷慨馈赠。这里“临海不潮”,气候干爽宜人,年均气温舒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不仅体感舒爽,更能有效缓解风湿、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的不适,成为许多“候鸟”老人和康养人群选择东方的首要原因。
除了得天独厚的气候,鱼鳞洲的壮丽滨海、俄贤岭富含负氧离子的雨林秘境、昌化江的丰沛水系,山、海、林、江在此交融,共同构成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这份优越的生态底蕴,早在2021年就为东方赢得了联合国老龄所认证的“世界长寿市”称号,这里生活着近百位百岁老人,成为这片土地最生动的健康广告。
优质的自然“氧”份,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政策“土壤”。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发展银发经济、繁荣康养产业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国务院相继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等文件,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25年初,《海南省推动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出台,明确提出构建“东部医疗康养、南部中医药康养、中部气候和森林康养、北部社区康养、西部生态康养”的差异化格局。在此背景下,东方市精准锚定了“康养之城”的城市发展战略,以系统性政策“筑巢引凤”。
在招商引资方面,政府主动“走出去”对接企业需求,设立项目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从政策解读到审批落地的全流程咨询服务;在民生服务领域,医疗机构开设老年人绿色通道,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把专业照护送至家中;在社区配套方面,全市建成30余家旅居康养机构,构建起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这些扎实举措,让康养成果真正惠及于民,也吸引更多企业在这片沃土中扎根生长。
项目“养分”聚成康养矩阵
有了自然的底蕴与政策的支撑,东方的康养蓝图正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落地生根,逐渐聚合成一张充满生机的产业矩阵。东方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陈国纬表示:“我们正系统谋划中医院三甲医院创建、国际运动康复中心、中医药文化商业步行街等一批标杆项目,旨在构建覆盖全年龄段、满足多元需求的康养服务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布局,为城市发展持续输送坚实的产业“养分”。
其中,东方市国际中医医养综合医院项目计划整合国际中医医院、黎族医药产业发展中心、康复疗养社区等五大功能板块,打造一个医疗、康复、科研、产业、文化“五位一体”的国际化中医医养综合体,旨在建成海南自贸港健康产业的标杆项目之一。
与此同时,更具创新性的探索正深入街巷。作为以商业步行街形式,集中展示中医药与黎族医药文化的创新尝试,东方市中医黎药文化商业步行街将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项目投资方、和昌行(海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鹏介绍:“我们计划与黎药传承人合作,将黎族医药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游客不仅可以在步行街体验黎医问诊,还能品尝药膳火锅、养生茶饮。”这条集“玩、展、食、购、康、养”于一体的街区,将成为连接本地居民、“新东方人”与游客的健康生活新场域。
而在专业细分领域,东方市康养抗衰老中心正推动“康养+科技”的深度融合。在这里,康养不再是传统的休憩调理,而是基于基因测序、大数据分析等尖端科技的精准健康管理。中心负责人、海南瀚玛思生命健康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炜介绍,中心正在进行“百岁老人长寿基因队列分析”“儿童孤独症治疗”等研究,旨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个性化的抗衰方案与应用产品,为东方的健康品牌注入前沿、智慧的新内涵。
从宏大的医养综合体到具有烟火气的文化街区,从尖端的科研机构到便民的服务网络,这些项目的稳步推进,标志着东方的康养产业已从概念走向实体,从单一的健康服务向“康养+旅游”“康养+文化”“康养+科技”等多元业态拓展,一个充满活力的康养产业生态圈正在这里蓬勃生长。
从城市养人到人气“养”城
随着一个个康养项目从蓝图走向现实,东方的康养图景也因人的汇聚而愈发鲜活。每年秋冬,约30万“候鸟”老人如约而至,他们不仅为温暖的冬日而来,更为这片土地的“养生”环境所吸引。来自黑龙江的孙老先生表示,六年前他因脑梗来东方疗养,来时还坐着轮椅,经过几年的休养,如今已能自如行走,“这里的气候养人”,是他最真切的感受。这些“新东方人”的到来,悄然改变着城市的气质。他们并未止步于被动地休养,而是主动地融入这座城市。他们在社区开设东北菜馆,让南北风味在此交融;组建文艺团体,在“村BA”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加入志愿服务队,清洁海滩、送文艺下乡。这种从“客人”到“主人”的转变,让东方的康养内涵从单纯的生理调养,升华为有价值、有温度的生命体验。
这股全民共建的暖流,在火遍全网的海南东方“村BA”中得到了生动体现。这场单届吸引超46万人次现场观赛的草根篮球盛宴,早已超越体育赛事,成为一个全民共创的嘉年华。赛场边的“好物好味”集市让本土特产走向全国,配套的文艺舞台成为文化融合的活力现场。连续三年带队登台的东方市老龄协会副会长杨晓君深有感触:“来到东方十年了,‘村BA’等活动的举办,让我们的爱好有了展现的舞台,还让我们从旁观者变成了为家乡加油助威的一分子。”这种深度参与,让“新东方人”找到了归属感和价值感。
这种由共同热爱孕育的集体荣誉感和乡土认同,为东方的康养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内涵。康养不再是静态的休养,而是动态地参与、情感的交流和生命的绽放。当城市精心“养”育着每一位居民,而居民也用热情反哺着这座城市时,东方便真正实现了从“城市养人”到“人气养城”的完美升华。
从山海之间的自然之“养”,到政策产业的精心“哺育”,再到人文社群的活力“滋养”,东方正通过一场全民参与的“养城”实践,完成它的健康进阶。全民“养”城,终成“康养”东方。当健康成为一座城市的追求,当康养融入一座城市的气质,东方便不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而成为一种健康生活的理想范式,吸引着更多心怀向往的人们,奔赴于此,安家于此,共同滋养这片充满生机与温情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