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11月10日讯(记者 林文泉)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已经拉开帷幕,当你摩拳擦掌准备清空购物车时,一群不法分子也正“伺机而动”,他们精心编织的骗局,就藏在那些“超值优惠”“客服电话”和“神秘链接”里。针对“双十一”期间可能出现的诈骗陷阱,海口警方反诈中心解析这些“套路”,供大众提高反诈意识。
●刷单返利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商家,以超低价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水果、鸡蛋、牛奶等商品,然后寄送“提货卡”或者发错货,让消费者主动联系客服,再诱导其做任务刷单实施诈骗。
●虚假购物诈骗
诈骗分子以超低价、紧俏的物品、二手商品等为诱饵,引诱受害者前来购买,以折扣、优惠等理由引导受害者脱离平台直接付款,但是并不发货,或者发送空包,最后拉黑消失。
●预售骗局
诈骗分子以“双十一”为幌子,在网上发布“限购”“预售”的虚假广告,吸引受害者私下联系转账,但是却只收钱不发货,甚至以“交定金优先发货”“货物被扣需交罚款”“税金”等理由连续转账。
●中奖诈骗
诈骗分子假冒商家,发送中奖短信、邮件,引诱受害者联系领奖,再以领奖需交税、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诱骗受害者转账。
●冒充客服诈骗
诈骗分子假冒电商、直播平台客服,以受害者开通某项付费服务需每月扣费为由,诱骗受害者主动提出取消,再引导其下载虚假会议软件,开启屏幕共享或者远程控制,诱导转账或者直接盗刷。
●退费理赔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商家、快递客服,以受害者网购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损坏为由,主动提出理赔,诱骗受害者点击链接填写银行卡信息盗刷,或者下载远程控制软件转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