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5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村BA”群众大舞台迎来童梦专场~~~
三亚首次示范推广紫山药浅生定向栽培技术~~~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亚首次示范推广紫山药浅生定向栽培技术

躺着长的紫山药又大又好

  切块的紫山药。

  三亚首次采用浅生定向栽培的紫山药。

  南国都市报11月12日讯(记者 利声富 文/图)轻轻铲开浅生槽表面的薄土,一个1公斤多的紫山药便露出来。与传统山药垂直生长不同,这里的紫山药是躺着长。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三亚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开展紫山药“赣紫蓣2号”早熟优质薯栽培定向生产与抗旱节水栽培示范推广,将其作为2025年三亚市院地合作项目,为下一步规模种植提供实践依据。

  在三亚市天涯区紫山药“赣紫蓣2号”早熟优质薯栽培定向生产与抗旱节水栽培示范推广现场,只见一垄垄紫山药藤蔓爬满支架,在阳光照耀下,绿意盎然,长势格外喜人。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创新团队首席栾明宝研究员用一个小铲挖开山药根部的浅层泥土后,拿着沉甸甸的紫山药介绍,采用浅生定向栽培的紫山药不仅可利用浅土层日夜温差大、土壤疏松、通透性好的优势,还能使紫山药长势快、省水、省肥、收获容易,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作为特色旱粮作物,传统种植的紫山药容易发生分化和退化,极大限制紫山药产业进一步发展。针对紫山药商品性差、种植效率低等问题,江西省宜春市科学院特色经济产业研究所自主研发了紫山药浅生定向栽培技术,并制定标准和操作规程,提升产业创新能力。“该技术有效解决了紫山药传统种植的‘脚板状’外观和采收深挖费力费工、易挖断的痛点问题。”栾明宝介绍。与传统种植相比,该技术种植密度提高30%,可实现亩产2000-3000公斤,增产25%以上,同时商品率提高不少。

  一般情况下,紫山药在江西等地的种植时间是每年的5月至10月。而每年10月底至次年4月,则是紫山药上市空档期。为此,三亚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开展紫山药浅生定向生产与抗旱节水栽培示范,并选择早熟优质品种“赣紫蓣2号”,在三亚市天涯区开展6.7亩种植示范。

  据了解,集浅生定向、抗旱节水及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为一体的早熟紫山药高质高效绿色栽培技术,使紫山药商品薯的畸形率降至10%以下。目前,紫山药在江西等地的收购价每公斤6元左右,按亩产2000公斤算,除去种植成本,亩产效益7000元左右。

  “通过引进栽培和示范推广,掌握‘紫蓣2号’山药在三亚地区的生长习性,结合气候规律探索其在三亚地区浅生定向、节水栽培及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为下一步进行规模栽培和推广提供实践依据。”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反季节种植,填补国内紫山药上市空档,是三亚种植紫山药的优势。紫山药可与冬季瓜菜生产等轮作,既可增加农民收入,又可达到轮作改良土壤的作用。

  为加强三亚市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应用,落实“一院(校)帮一区”工作,推动三亚市各区热带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虑各区实际,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将紫山药“赣紫蓣2号”早熟优质薯栽培定向生产与抗旱节水栽培示范推广作为2025年三亚9个院地科技合作项目之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村BA”群众大舞台迎来童梦专场~~~
三亚首次示范推广紫山药浅生定向栽培技术~~~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政经要闻
   第003版:封关之年看海南
   第004版:封关之年看海南
   第005版:民生视线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2025海南东方篮球超级联赛
   第009版:南国+
   第010版:南国观察
   第011版:南国关注
   第012版:专题
   第013版:南国聚焦
   第014版:南国学堂习作
   第015版:银发族
   第016版:生活通
200名小舞者舞出活力
躺着长的紫山药又大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