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一场主题为“星星点灯”的油画作品展在海口南洋骑楼美术馆展出。在美术馆的门前,一个身高近1.9米的大男孩正神情专注地作画,他便是这场画展的作者——邢雨笛。
见有观众前来,他主动介绍起他的作品。“这是新加坡美年大厦,它是由建筑师凯文·罗奇设计的;这是我在海花岛创作的作品,表现了海花岛芬芳的环境……”
很难想象,这个侃侃而谈的少年却是一位孤独症患者,并曾一度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在爱与艺术的陪伴下,这位19岁的少年发掘出了异于常人的绘画天赋,用画笔绘出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新人生。
□南国都市报记者 陈婧
天赋发掘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你想画画吗?”“想。”
“你觉得什么景色好看,就画什么吧。”“那我画个房子。”
两年前,邢雨笛跟随父亲走进了海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的天涯画室,结识了启蒙老师林国华。起初父亲只想让他有个去处,不承想17岁的雨笛一拿起画笔,就迅速沉浸在了绘画的世界里。不多时,他的第一幅画便诞生了——蓝天、绿茵、红屋顶的小房子,色彩明丽,干净纯粹。
他从此与绘画结下不解之缘。
学画后的一两个月,雨笛开始展现超出常人的天赋。“零基础的孩子都要花很长的时间学习透视,雨笛只需点拨两句就迅速领悟了,并且呈现的画面恰到好处。”林国华评价道,“他对色彩也有自己的理解,用色、光影处理非常舒服,有时候我都要向他学习!”
看过雨笛的画后,就连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梅也连连称赞“天赋异禀”。
“画画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快乐的事情。”邢雨笛从对着照片临摹一幢法国建筑开始,到巴黎卢浮宫、上海天文馆等国内外知名建筑,再到海口骑楼、儋州海花岛等海南景致,以及用纪实手法呈现环卫工人等群体的生活图景,两年一共创作了300余幅作品。
4月19日,邢雨笛迎来了自己的首个个展。由于孤独症患儿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此次展览的主题便定为“星星点灯”,寓意着这些孤独症孩子们如同天上的星星,虽然孤独,但也能点亮自己的世界。
爱心传递
“星星之子”未来可期
“消博会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场景和建筑结构也比较复杂,我计划创作得更完整一点,争取入选第十五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我希望能成为优秀的艺术家。”在美术馆门口,邢雨笛画的是第四届消博会的场景。绘画给了他生活的目标与满满动力。
“我想去看更大的世界,我还想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每个人我都想去认识一下,多聊会儿天。”邢雨笛说,“我觉得未来可期。”
从寡言的孤独症男孩,到说出“未来可期”的少年,其中巨大的转变像是一个奇迹。在这个过程中,从未放弃他的父母、一直关心照顾他的学校老师与同学、耐心发掘他潜能的美术界前辈,以及将他视为独立个体并予以尊重的每一个人,都用他们的爱与艺术共同为雨笛保驾护航,让雨笛得以用画笔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如今,邢雨笛已经是海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画家队伍的一员,在继续努力创作的同时,他还跟随老师们到特殊学校教授更多“星星的孩子”绘画。同时,此次展出的作品已有部分被认购,这些收入的一部分将用于购买画材,捐给特殊学校里的孤独症孩子。
邢雨笛的经历,对孤独症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长,也是一种激励。这些“星星的孩子”只是特别,他们也可以闪闪发光,闯出独一无二的精彩。
绘画是感受世界的触角
也是价值实现的方式
“我不希望他活在别人同情的目光里,他有能力通过自己的作品打动他人,从而获得认可。”林国华说。
职校二年级时,雨笛的同学纷纷开始实习,“我也想去上班。”他对父母恳求道。知晓此事的林国华决定让雨笛到画室“上班”。
“画画对我来说是我的工作。它很有意义,也很专业。”从第一天起,邢雨笛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工作热情和自律性。他每个工作日早上七点半就起床,骑着单车到画室开始一天的创作,构图、调色,细致展现明暗关系、冷暖对比,不完成一幅作品就不休息。“他像一个工匠,沉迷在绘画里。”林国华如是评价。
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邢雨笛不仅掌握了绘画技巧,还学会了如何欣赏和理解世界。“我想把世界上所有最好的建筑都画出来。”他有一个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国内外的特色建筑和建筑师,随后,他会逐一找到图片进行临摹。他对建筑风格、设计师、世界历史都如数家珍,这些知识融入了他的作品中,让每一幅画都充满了故事。
绘画还打开了邢雨笛对世界的好奇心。他开始观察城市里的建筑,参加文艺活动和展览丰富自己的视野,主动找不同的文艺名家交流。在读了《中国美术史》和《世界美术史》后,最近他买来了《流行音乐简史》和《本草纲目》,他爱上了读书。
更令人欣慰的是,邢雨笛的绘画之路还改变了他的生活。原本与人沟通存在障碍的他,现在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原本无法独立于父母陪伴的他,现在可以自己坐公交到市区内的任何一个地方“打卡”;原本对他人状态与情绪不敏感的他,现在可以感知到父母身体不适,并主动关心。通过绘画,他还结识了许多朋友,聊绘画、聊历史。
如今的邢雨笛,已经不再是那个孤独症患儿,而是一个充满自信和活力的文艺青年。于他而言,画画不仅是他的兴趣爱好,更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他通过绘画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地,也找到了与他人沟通的桥梁。他用自己的作品打动了他人,获得了认可,也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定。他用画笔点亮了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