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致残率高达50%,术后1年致死率可达28%~36%。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绝对数量将激增,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
一、老年髋部骨折导致患者死亡的三大并发症
(一)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肺部感染。老年髋部骨折卧床后因呼吸减弱、疼痛等原因更不愿主动咳嗽、咳痰,甚至不敢做深呼吸动作,痰液无法顺利排出,容易导致肺部感染,这是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
(二)最凶险的死亡原因是血栓。老人发生髋部骨折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卧床不活动使得血流减慢,再加上饮水少血液浓缩,而且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病,血管条件不好,很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血栓不仅造成下肢肿胀、疼痛,血栓脱落也可能引起脑栓塞、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
(三)最麻烦的死亡原因是压疮。发生髋部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不运动,由于老人髋部皮肤的血运较差,很容易就会出现压疮,而且还是高龄老人,身体的各项机能大大下降,长期卧床会更加容易出现压疮,一旦出现便难以愈合。
二、如何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
(一)防止骨质疏松症
1.定期检查骨密度,评估骨折风险,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相应措施。
2.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选择容易吸收的钙源和提高钙的生物利用率对于预防骨折至关重要。
(二)防止跌倒
1.确保居住环境安全。保持家中光线充足,避免暗角和障碍物,地面保持平坦、干燥,在卫生间放置防滑垫,走廊等易滑倒的地方安装扶手,减少跌倒的风险。
2.使用助行器。穿防滑鞋,避免站在椅子或凳子、梯子上去取东西,避免家庭中地面积水,尤其卫生间防滑特别要注意,因老人70%的跌倒发生在卫生间。雨雪天气尽量不要出门。老年人如果有行走不稳的情况,可以使用助行器,如拐杖、手杖等,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护。
3.适量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150分钟。进行抗阻力训练,如举重,每周2-3次。进行平衡训练,如瑜伽、太极等。
4.避免药物滥用。避免自行使用镇静剂、安眠药等可能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任何药物。
5.社区支持。研究表明,参与社区活动的老年人跌倒风险更低,社交活动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和心理健康。
三、发生髋部骨折的老年人怎么办?
对于已经发生髋部骨折的老年人,手术治疗及多学科协作管理可减少骨折断端出血、缓解疼痛,尽早恢复运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这已成为老年髋部骨折公认的最主要治疗方法及管理模式。 (海口市骨科与糖尿病医院副主任护师 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