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5月24日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海南发布《关于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促进企业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若干措施》~~~
~~~海口美兰区海水功能农业育种基地助力渔民转产转业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变废为宝 盐碱地种出保健菜海虫草

海口美兰区海水功能农业育种基地助力渔民转产转业
盐碱地里种出的海虫草。记者 王威 摄

  南国都市报5月23日讯(记者 孙春丽)在海口美兰区塔市海水功能农业育种基地里,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蔬菜,名叫海虫草,它们是用洁净的海水浇灌生长的。近年来,该基地通过国有产业平台、集体经济合作社等多元力量合作的形式,因地制宜发展渔村特色产业,发力现代渔业项目,多途径探索渔民就地转产转业,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5月22日,记者走进海口塔市海虫草海水功能农业育种基地,农户们正忙着给海虫草进行灌溉养护,为今年6月底成熟采摘打下基础。育种基地利用渔村废弃近海养殖池塘和滨海涝洼撂荒滩涂盐碱地,种植全海水灌溉作物海虫草,育种面积100亩,种植面积约300亩。海虫草的幼苗或成苗的嫩尖是一道营养保健蔬菜,营养价值较高。

  海口市休闲渔业开发管理有限公司于2022年11月18日在这里播下第一颗海虫草种子,当年实际育种50亩,2023年9月实现种子收成约3000斤,仅种植收入就达到1200万元。

  经过两年的开发,正在稳步推进建设海虫草育种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实验室,海虫草海水功能蔬菜加工厂和海虫草萃取GMP工厂。

  基地负责人罗展介绍,预计2024年可以实现育种和种植收入约3000万元。二期蔬菜加工厂和萃取GMP工厂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就业劳动力约200人,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推动海虫草三期种植演东基地670亩的台田治理。

  “经测算,种植面积达1000亩时,仅海虫草蔬菜和提取物销售收入将超过1亿元。”罗展说。

  “之前家里靠捕鱼为生,现在我们就地转产,实现‘家门口’就业,不仅工作方便还很稳定。”塔市村村民王大姐说,她在基地工作一天有200元的收入,还能学习到先进的种植技术。

  村民陈勇告诉记者,自从家里的鱼塘退养之后,务工成了他家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孩子还小,他和妻子经常面临外出务工和陪伴孩子成长的艰难选择。

  “在这里工作,我们不仅有不错的收入和社保福利,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陈勇说。

  “海虫草海水功能农业育种基地(一期)种植面积约170亩,解决了塔市村20多位村民的就业问题。之后除了盐碱地台田种植管理岗位,还会有产品加工岗位及旅游服务业岗位,预计将吸纳300名退养渔民及其子女就业,促进渔民就地转产就业。”罗展介绍,基地采用村民承包制,每位村民经过技术培训上岗后成为产业工人,每人每年可以种植海虫草5亩,每人每年仅劳务收入即可达到5万元,有效增加村民的收入,激发村民种植积极性。

  “海虫草已确认未来三年的订单,由国有控股平台公司提供种子、种植技术和有机肥农药,村集体合作社负责协调统筹渔村剩余劳动力,农户承包一定数量的土地种植负责大田日常管理。”海口市休闲渔业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那钦表示,下一步,将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方式,向有意向种植海虫草的村民提供种子及技术,鼓励村民利用自家闲置盐碱地种植,再向种植户回购海虫草,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增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海南发布《关于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促进企业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若干措施》~~~
~~~海口美兰区海水功能农业育种基地助力渔民转产转业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城事播报
   第004版:感动海南2024十大年度人物评选
   第005版:城事播报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问政海南
   第008版:关注“联合利剑-2024A”演习
   第010版:城事播报
   第011版:社会新闻
   第012版:国内新闻
   第013版:国际新闻
   第014版:南国好彩
   第015版:南国好彩
   第016版:习作
研究部署思政课建设、促进旅游消费和基层党建等工作
提升企业设立研究机构比例
变废为宝 盐碱地种出保健菜海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