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首座海南体育主题博物馆落成——~~~
~~~砂石堆放场地3家企业面临处罚
事关海南校外培训~~~
第二届海南国际热带食材供应链博览会~~~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座海南体育主题博物馆落成——

20多年收集2000多件藏品 他用3个月筑起一个“体育王国”

  天福体育博物馆海南展馆的一角。(新华社发)

  天福体育博物馆海南展馆展出的藏品。(新华社发)

  新华社海口7月3日电(记者许仕豪、刘博)为海南体育建成一座博物馆,谢飞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但从筹划到动工,这名体育收藏家“纠结”了很多年。

  谢飞今年42岁,但投身体育收藏已有20多年。2004年,他将海南澄迈的一家酒店作为这些藏品的容身之所,随后经不断扩建,形成一座拥有2000多件藏品的天福体育博物馆。

  北京1993年首次申奥的四把“金钥匙”、中国女排三连冠时期的队服、飞人乔丹的绝版装备、甚至全国各地群众体育的精彩点滴……馆藏虽多,却没有太多海南的身影。谢飞决定,再建设一座独立于旧馆之外的、专门展示海南体育文化的博物馆。

  可筹备的过程让谢飞犯了难。建设博物馆不只是堆藏品,理清当地体育的历史脉络极为重要。但海南建省较晚,又从未专设体育局,这导致相关档案缺乏系统传承,可供参考的资料非常匮乏。

  “这是一笔‘历史欠账’。我们手头没有什么能参考、查阅的内容。”谢飞说,这是他的第一次“纠结”,建馆计划一度搁置,因为想尽可能将资料搜集得更全。

  所幸,多年来的收藏经历让谢飞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各界体育人士。他四处拜访体育工作者交流学习,又从年长的体育记者和爱好者那里,搜集到不少报纸、日记、参赛证明等宝贵史料。

  最终,他组织起几位热爱体育的高校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校对整理,收获颇丰。琼岛体育文化的历史脉络逐渐清晰起来:黎族苗族的体育民俗、华侨带来的文体风尚、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农垦知青的多彩赛事、建省后的竞技体育飞跃,再到如今成为自行车、高尔夫和水上运动的宝地……

  “在这个过程中我才知道,1936年就有海南运动员参加了奥运会;1951年,海南就举办了全岛范围的综合性运动会。原来海南体育这么有底蕴。”谢飞说。

  资料有了,搜集藏品又成了新挑战。海南建省较晚,不少“老物件”都留在了广东;而没有成熟的二级市场,也让购买藏品成为一种奢望。

  “市面上根本找不到什么藏品,我又一次开始纠结,是不是该慢慢来,多搜集一些藏品再把博物馆开起来。”谢飞说,但一些事改变了他的“纠结”。

  “我发现很多老体育人离世后,子女会将老人的东西当‘破烂’处理掉,其实这里面有很多都是文物。我觉得不能再等,要抓紧时间了。”

  谢飞开始关注广东等地的拍卖市场。在一次0底价的拍卖会上,他叫价5000多元购得一枚椰质奖章,只因它来自海南早期体育赛事。而当得知其他人手中有珍贵藏品时,他又会使出浑身解数。买不来,要不来,就“喝过来”。海南省第一艘国际比赛帆船,就是谢飞的得意手笔。

  “我过去总纠结资料或者展品是否不够,后来逐渐明白,要尽快开工,把现在还留存的东西抓紧保存起来。”谢飞说。

  今年3月,天福体育博物馆海南展馆开工,6月下旬正式落成。这是首座海南体育主题的博物馆,占地约200平方米,拥有超过500件海南体育藏品,展出160余件。

  多年愿望实现。谢飞希望和这座博物馆一起,继续见证海南体育的发展。

  “我们会保存好海南体育的每一个‘今天’。因为今天的收藏,就是明天的历史。”谢飞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首座海南体育主题博物馆落成——~~~
~~~砂石堆放场地3家企业面临处罚
事关海南校外培训~~~
第二届海南国际热带食材供应链博览会~~~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要闻
   第003版:问政海南
   第004版:2024中招进行时
   第005版:2024高招进行时
   第006版:闯出精彩 自贸港的年轻人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城事播报
   第009版:城事播报
   第010版:公益广告
   第011版:社会新闻
   第012版:国内新闻
   第013版:国际新闻
   第014版:南国好彩
   第015版:南国好彩
   第016版:习作
20多年收集2000多件藏品 他用3个月筑起一个“体育王国”
司机卸砂石被砸身亡
发现这六类线索可举报
10月17日-20日在海口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