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8月01日 星期四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发布

我国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据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田晓航)“标准化”建设,对于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意义重大。7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部署20项具体任务及25项专栏任务,对现有标准体系再“升级”,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7月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国已有中医药各类标准3000多项,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建立。目前我国已制定中医药推荐性国家标准77项、指导性技术文件12项、中医药行业标准10项、中医药地方标准1000余项、中医药团体标准2500余项。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112项。

  这份升级版方案,有哪些看点?

  ——需求导向,标准要跟上。

  制定20项老年人、妇幼、儿童和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健康干预指南,研制中医特色诊断、治疗、治未病智能化装备标准……行动计划针对新时代人民群众健康需求,部署加强重点领域中医药标准供给,并提出完成180项中医药国内标准和3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要求。

  ——质量优先,技术更前沿。

  加快中医药标准与人工智能等新型科学技术的互动发展,开展标准数字化试点……行动计划专门将“推动中医药标准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列为重点任务之一,让中医药标准更有“科技范儿”。

  ——应用为本,落地才见效。

  行动计划明确“公开共享中医药标准信息,通过标准数字化、新媒体等途径开展标准解读宣贯”,“编印出版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推广手册”,为中医药标准落地应用打了一剂“加强针”。

  “标准化”是否影响中医药辨证论治?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纵观数千年中医药发展史,中医经典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基础上不断简化、优化,“标准化”贯穿始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不同医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思维方式确有不同,但个体化诊疗并非毫无章法,也有共性。“标准化”不仅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看中医、用中药的风险,也有助于“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标准化”能否加快中医药“走出去”?

  首个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ISO17218:2014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的颁布,让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针灸针有了国际通行标准,带动中医药产品、技术、服务在全球广受青睐。

  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先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医药与国际“接轨”,同样离不开标准“架桥铺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城事播报
   第004版:闯出精彩 自贸港的年轻人
   第005版:南国智库·观察
   第006版:城事播报
   第007版:城事播报
   第008版:凯旋 巴黎奥运会特别报道
   第010版:海南“村VA”2024年“九九杯”海南(文昌)乡镇排球联赛
   第011版:健康海南
   第012版:国内新闻
   第013版:国内新闻
   第014版:国际新闻
   第015版:南国好彩
   第016版:习作
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
“数”“智”成新标签 网络主播在列
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发布
水利部针对黑龙江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