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8月27日讯(记者 蒙健 文/图)8月26日,340余箱印有“环保”字样的一次性餐盒产品堆放在海口普洛斯新甲物流美安仓储中心某物流公司内。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执法人员根据举报线索到现场检查,发现该批货物材质标注为“玉米淀粉基环保材料”、“生物基降解材料”,看似“环保可降解”,但经初步检测,上述产品主要材质均为聚丙烯(PP)。因涉嫌违规生产销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执法人员拟对涉事生产、销售企业立案调查,涉事厂家、经销商因涉嫌涉案数额巨大,或将面临刑事责任。
纸箱标注“生物降解”餐具
检测仪显示却是“不可降解”
8月19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前几天,有几百件标注为“环保餐盒”的产品通过物流运至海口普洛斯新甲物流美安仓储中心,因怀疑产品为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遂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后,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组织执法人员前往现场检查,经初步检测,该批产品为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具。
8月26日,时机成熟,执法人员决定正式收网。记者看到,在海口普洛斯新甲物流美安仓储中心内,数百箱标注有“航乐”品牌的“环保餐盒”产品堆放在一处角落。
这些产品的生产厂家名为“东莞市某乐环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所使用的材料均标注为“玉米淀粉基环保材料”。然而同样材质的产品,却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执行标准。
“产品标注的材料是玉米淀粉基,但所使用的执行标准却是完全不同。”执法人员解释,GB-T18006.3-2020标准为《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是指该类可降解餐饮具额在自然界如土壤、沙土、水等条件下,或是在特定条件如堆肥化或厌氧消化条件下、水性培养液中,可最终被分解为成分较为简单的化合物,及所含元素的矿化无机盐、生物死体的一种性质;而GB/T18006.1-2009标准则为《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的标准,则是由树脂或其他热塑性材料通过热塑成型加工得到的一次性餐饮具。
此外,在另一品牌为“美星”的餐具纸箱,标注有“一站式生物降解餐盒供应商”,材质为“生物基降解材料”,但未标注执行标准。
这些产品的真实材质是什么?为了查明真相,在物流公司的配合下,执法人员随机打开“航乐”、“美星”两个品牌的各品类纸箱,针对两个执行标准不同的产品,执法人员采用手持式塑料快速检测仪对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随机抽取的餐具竟是PP聚丙烯材质,属于海南省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内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一次性餐具“挂羊头卖狗肉”
厂家和经销商或面临刑事责任
经执法人员清点,现场发现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共计340余箱。“除了违规向我省销售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外,生产厂家、经销商还可能触犯了刑法。”执法人员称,执法人员拟对涉事生产、销售企业立案调查,若后期调查发现假冒生物降解餐具涉案数额超过5万元,涉事厂家、经销商或将面临刑事责任。
27日上午,记者了解到,根据海口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分局提供的这一案件线索,三亚市综合执法局成功查获一个销售、储存假“生物降解餐具”窝点,现场查扣假“生物降解餐具”10个种类314箱,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