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09月24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BA”沃土走出CBA新秀

  据新华社银川9月23日电 在日前结束的2024-2025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季前赛(银川站)中,四川队以三连败结束比赛,但银川却成为四川队主场,甚至有小球迷赛后哭着离场。

  这一切,都因为从宁夏西海固走出的球员——杨文学。

  这名前陕西信达一线队中锋,曾获得全国男子篮球联赛(NBL)常规赛最有价值球员(MVP)和篮板王等荣誉称号,并在今年7月通过CBA选秀大会加盟四川队,实现家乡首秀梦想。

  宁夏体育馆灯火通明,不少球迷驱车数百里从宁夏西海固地区赶来,用方言打着横幅“大黑牛野子放麻打(杨文学拿出狠劲打)”,还有手握“杨文学”灯牌的老人、举着杨文学艺术照的孩子……

  回乡比赛这几日,杨文学身体不适,第一个比赛日在球迷千呼万唤中才“被迫”上场迎战,只拿下三分。在后续两个比赛日,他每场也只砍下九分。然而,他每次上场,球迷都会喊他的名字;每次拿球,球迷都会叫“打!打!打!”……

  在一次赛后采访中,25岁的杨文学说,在外地打比赛,更多是紧张和专注,但家乡球迷的热情让他过于激动和兴奋,越想打好压力越大。从打“毛蛋”的西海固山村少年,到跻身CBA舞台,杨文学说:“我全部的动力都来自家乡球迷和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不会走到今天。”

  杨文学在宁夏固原市三营镇长大,这是宁夏乡村篮球赛球迷心中的“最高殿堂”。三营镇农民篮球有百年历史,几乎“村村有球队、月月有比赛、人人是球迷”。这里不仅走出了杨文学,还有一支“杨家三兄弟”领衔的农民篮球强队,在去年的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上拿下季军。

  “杨文学就像我亲兄弟一样,得知他选入CBA,我都流泪了。”“杨家三兄弟”老大杨佰齐说。

  见证了杨文学成长的穆彦强回忆,杨文学五年级时就比1米83的自己还高,校服穿在身上总是短一大截,脚上是一双打补丁的布鞋——他是个家庭贫苦但具有篮球天赋的孩子。

  那是2012年。“你想打篮球吗?”“想。”就这样,刚考上特岗、进入东塬小学担任体育老师的穆彦强,成为杨文学的篮球引路人。杨文学每天早上七点到校,跟着穆彦强打篮球,晚上练到天黑才运着球回家。学校里那唯一一个只剩黑胆的篮球,以及坏了一半的球框,还有坑坑洼洼的水泥地,开启了少年的篮球梦。

  六年级时,杨文学身高已超过1米9,学校早晨发的一个鸡蛋、中午的免费营养午餐,无法让他吃饱。校长就偷偷给他加一个鸡蛋,让他把食堂剩的饭菜带回家。有一阵子,穆彦强发现杨文学不来练球了,因为他晚上要回去自己做饭。于是,他就让杨文学住自己的宿舍,每晚和他一起吃泡面。他还给杨文学网购了一双46码的球鞋,但小了一码,杨文学就解开鞋带一直穿着。

  通过篮球特长,杨文学进入三营中学,并在一个学期后去了宁夏体育运动学校,在2015年被陕西信达篮球俱乐部选中,开启职业生涯。

  杨文学没想过自己能打CBA,他的梦想就是多打几场球,改善家人的生活。如今,他给老父亲建了新房,还帮姐姐家改善了生活条件。每年回家,他都要在家乡“村BA”赛事上让老乡们一饱眼福,还从不忘拜访恩师穆彦强。

  杨文学在陕西打比赛时,54岁的三营镇球迷、小学教师马思忠,经常看他比赛。杨文学对家乡球迷的要求他有求必应,还一把抱过老乡的孩子一同合影。

  “他在CBA打比赛,对家乡孩子是很大的鼓励。”马思忠说。(记者 马思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特别关注
   第004版:关注第十四届数博会
   第005版:晒晒咱们的解放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报道
   第006版:加速跑 再出发·海口
   第007版:加速跑 再出发·文昌
   第008版:海南鲜品·品鲜南海
   第009版:城事播报
   第010版:社会新闻
   第011版:国内新闻
   第012版:国内新闻
   第013版:国际新闻
   第014版:南国好彩
   第015版:南国好彩
   第016版:习作
东盟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村BA”沃土走出CBA新秀
丰收田野“约会”浪漫星空
中证A500指数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