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都市报12月11日讯(记者 王小畅 文/图)11日上午,国道G225(海榆西线)乐东至三亚段改扩建工程“五网合一”示范段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公路“五网合一”示范项目,也是海南省“十四五”重大交通建设项目和海南省自由贸易港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五网”融合示范项目,项目涉及乐东黎族自治县、三亚崖州区,串联沿海六镇。其中“路网”作为基本骨架,同步建设水、电、光、气“四网”。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道G225乐东至三亚段周边重要城镇的人口流动逐渐增加,车辆逐年增多,现状国道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且部分段落设施不齐全,供水管径小、排水沟淤堵、消火栓阀门井损坏、路灯老旧等问题,急待进宪改造扩建要。
国道G225乐东至三亚段改扩建工程“五网合一”示范段项目路线全长约88.999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60/50公里/小时;单侧敷设给水管道45.23公里,雨水管道30.07公里,污水管道31.7公里,再生水管道2.1公里;单侧敷设10kV电力排管62.553公里;全线设通信排管62.553公里;规划中压燃气管道,预留管位。
该项目有多个亮点。项目指挥部总工程师符绳山介绍,该项目依托全域“多规合一”和区域五网需求,构建高效路网、智慧水网、绿色电网、集成光网和安全气网,打造五网资源共享走廊。项目的“四网”管线由横向粗放建设优化为纵向统筹布设最大限度集约利用土地。
“通过旧路全利用,旧桥利用最大化,铣刨路面材料100%再生利用、拆除建筑垃圾部分再生利用,生态排水沟等措施打造绿色公路。”符绳山接着说,项目的“四网”建设考虑技术趋势和业务需求,选择环刚度高、长寿命绿色管材,管网规模在确保满足规划的同时,也为未来的扩展和升级预留了空间。另外,通过零碳停车区、智能候车亭、观景台等提升旅行体验。
项目施工将因地制宜分幅分段,综合统筹缩短工期,管网建设永临结合,解决“五网”保通的同时避免重复开挖和管线碰撞,极大减少社会影响并可节约投资10%以上。升级既有管养设施,监控信息中心及时处理交通事故、路障、管道破损、滴漏阻塞等,实现集约高效的联合监管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