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海南日报 |南国都市报 |南海网 |南岛晚报 |证券导报 |法制时报 |海南农垦报 返回首页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标题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度创新这粒“良种”

在重点园区“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供图)

  目前乐城已引进特许药械超440款。(记者 李昊 摄)

  乐城国际创新药械展。(记者 李昊 摄)

  在海南,一粒种子如何推动制度创新?

  受到双斑萤叶甲的影响导致玉米减产,能否通过育种的方式解决虫害问题?近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内的海南省种业实验室里,“玉米抗双斑萤叶甲性状开发及应用项目”取得了初步进展,为玉米虫害找到了“解题思路”。

  这得益于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参与推行企业联合“揭榜挂帅”机制,通过打造“企业出题-院所出智-成果共享-利益反馈”的研发创新闭环,构建新型企科合作模式,加快种业科研研究成果转化。这是“制度创新力”助力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海南始终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制度集成创新持续激发改革活力,推动自贸港建设重点领域建设成果频频“出新”。

  扎根热土

  制度创新迸发满满活力

  种子只有扎根泥土才有生命力。

  11月29日,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在洋浦经济开发区揭牌成立,主要负责“中国洋浦港”籍国际船舶的登记、综合质量管理、检验监督、船旗国服务、政策研究等工作。这也是全国唯一的国际船舶登记管理机构。

  从“中国洋浦港”船籍港的打造,到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的成立,在“全国唯一”的背后,是海南持续提升制度集成创新整体效能的努力,为自由贸易港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统计,2020年至2023年,自贸港重点园区在营收、税收、固投方面年均增速分别达到64%、20%、24%,其中营收在2021年、2023年先后迈上1万亿元、2万亿元台阶。2024年前三季度,自贸港重点园区营收、税收、固投分别增长8.9%、6.7%、4.1%,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制度创新带来的动力,在自贸港重点园区内尤为凸显。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在全国首创本科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中外合作办学部省联审联批”新模式,推动中国境内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招生开学;作为全国唯一的“医疗特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依托国家赋予的特许政策,积极引进国外已上市国内尚未上市的罕见病创新药“先行先试”;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率先在全国推行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五合一”综合管理体制改革……

  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是自贸港政策落地的主要承载地和先行先试的孵化器,更是海南自贸港的样板区。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印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发布后,海南不断完善制度集成创新的机制保障,让自贸港重点园区在政策落地和实施的过程中更有“底气”。

  生根发芽

  为重点园区发展提速提质

  “制度创新力”就像一粒良种,在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这块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里生根发芽。

  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强生全视全新一代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ELITA™中国内地首台飞秒激光角膜手术日前在博鳌乐城爱尔眼科医院顺利完成;12月18日,用于治疗成人因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的记能达®,率先落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海南博鳌研究型医院)。

  在崖州湾科技城,海南智慧海事科技有限公司与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共同申请的外观设计专利“船舶操控台”,仅用2个工作日就获得授权,相较于以往8个月的外观专利审查周期,提速99%以上;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创新推出的“揭榜挂帅”项目,将原本从立项到科研成果转换的3-5年缩短至1年多。

  “制度创新力”不仅刷新了重点园区发展的速度,也提升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质量与效益。

  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自贸港重点园区累计入驻企业11.78万家、同比增长13.5%,通过打造一批重点产业集群,已批复创建18个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其中17个集中在自贸港重点园区,前三季度产业集群营收1.2万亿元、占园区总营收65%。

  在制度集成创新的引领下,全省自贸港重点园区在应对多重挑战中实现了市场主体加速聚集、有效投资和对外开放水平迈上新台阶、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基本成型、“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蓬勃展开,自贸港重点园区发展成型成势。

  拔节生长

  助推重点园区经济发展曲线上扬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制度创新力”助推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经济发展曲线上扬。数据显示,前三季度,13个自贸港重点园区共实现营收18538.69亿元,同比增长8.9%。

  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通过游艇产业综合管理服务新模式,打造名副其实的“千艇之城”,每年吸引超百万游客乘游艇赏海玩海;目前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集聚种业创新企业3100多家,去年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20亿元,同比增长50%;截至目前,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已引进特许药械超440款,30多款药械品种在乐城开展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应用试点工作,其中共有16款国际创新药械通过真研试点加速在我国获批上市。

  一项项制度创新落地生根,一座座“未来之城”拔节生长,吸引着国内外企业纷纷落户重点园区。

  美国帝基生物将落地海口国家高新区建设区域生产总部,充分利用“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助推海外医疗器械产品加快落地生产;德龙集团旗下子公司德信集团选择落地海口江东新区;重庆江小白酒业签约落地海口复兴城……据省统计局数据,截至今年9月底,自贸港重点园区累计入驻企业11.78万家、同比增长13.5%。

  从“先行先试”的一粒种子,到“多点开花”的一片森林,在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的一片片“试验田”上,更多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正在浇灌,等待破土而出。

  总策划:周元

  策划:纪燕玲

  统筹:肖小冰、陈明文

  记者:谭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01版:头版
   第002版:时政要闻
   第003版:年终冲刺跑·冬游海南
   第004版:年终冲刺跑·项目建设
   第005版: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第006版:南国智库·财经观察
   第007版:问政海南
   第008版:园来如此·制度创新力——从重点园区看海南自贸港发展新动能
   第010版:城事播报
   第011版:国内新闻
   第012版:南国好彩
   第013版:国际新闻
   第014版:习作
   第015版:广告
   第016版:广告
在重点园区“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
从一场寻药“马拉松”看乐城制度集成创新
一个个“首单”“首例”“首个”创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