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海南全省1%的面积,贡献全省约二成的GDP,比重呈逐年增长态势。
这是13个自贸港重点园区交出的一份经济“成绩单”。作为海南自贸港政策先行先试落地的主要承载地,13个重点园区齐头并进,有力支撑全省GDP增长。这股强劲的驱动力,源自哪里?
答案藏在一项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里。
11月15日,在海南自贸港第十八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专场发布会上,南繁种业CRO制度集成创新十分引人关注。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三亚市、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等多部门,通过出台全国第一部促进种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种业发展若干规定》等系列政策制度、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首引、首育、首种、首推”优势,构建南繁种业CRO全链条一体化服务体系,有力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多部门的协同配合,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一个个“首单”“首例”“首个”不断涌现,这是海南制度集成创新结出的累累硕果。目前,海南以自贸港建设任务为中心,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突出产业发展需要,先后推出18批152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一个个重点园区的制度创新案例,汇成一股强大合力,成为推动自贸港建设的“强引擎”。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一直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以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提升制度集成创新能力,分阶段分重点推动开展改革实践,大力营造创新氛围,以制度创新激发改革活力,持续推动重点园区在自贸港建设重点领域推出制度集成创新成果。
海南创设全国制度创新领域唯一的省部级表彰奖项“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落实容错纠错制度,推动全省上下形成制度集成创新浓厚氛围;海南多项改革创新成果得到中央及国家部委肯定,其中11项被国务院向全国复制推广,7项得到国务院督查通报表扬,20多项被国家部委向全国复制推广,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积极作用。
其中,既有啃下“硬骨头”的首创性成果,如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设立首个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和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唯一以教育对外开放为核心使命的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全国唯一的国际船舶登记管理专门机构成立等;也有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性成果,如率先在全国推行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五合一”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建立首个游艇旅游数字化服务平台、率先集成海事审批服务等便利化措施的游艇产业综合管理服务新模式……
改革部署到哪里,制度集成创新就跟进到哪里。
全省自贸港重点园区将持续发挥制度创新“领头雁”效应,不断提升制度集成创新整体效能,以制度创新为海南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挖掘更多在全国具有行业示范性、引领性和海南特色的改革创新成果,努力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