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风情、椰风海韵、火山文化……在海口市秀英区非遗传承人黄海桃那把寻常剪刀下幻化成形。这位剪纸艺术家以刀为笔,让素纸生辉——锋刃游走翻飞间,琼岛风物次第绽放,一个个鲜活的海南故事也在这方寸之间娓娓道来。
海口市日前公布了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秀英剪纸获评上榜,成为代表秀英区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秀英剪纸,这一源自明清时期的传统艺术形式,如今在第三代传承人黄海桃的推动下,正逐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南国都市报记者 程小丹
从小耳濡目染
掌握“一剪成形”绝技
秀英剪纸作为节庆、婚嫁等场合的装饰艺术,寓意吉祥喜庆。随着时代的发展,秀英剪纸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风格,还融入了海南的火山文化、椰风海韵、热带雨林、民俗风情等元素,成为展现海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
黄海桃的剪纸天赋,从小便得以显露。
左手伏案,右手执刀,随着纸屑的脱落,一颗饱满的石山荔枝渐渐跃然纸上,活灵活现。“这是我创作的石山荔枝,我喜欢用剪纸记录身边的人和事。”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出了黄海桃精彩的人生,也刻下了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
黄海桃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她自幼受爷爷剪纸技艺的熏陶,在耳濡目染间掌握了“一剪成形”的绝技。
1987年从琼台师范学校美术专业毕业后,黄海桃又参加了海南师范学院美术系函授,被分配到昌江当美术教师。从那时起,她就在课余时间练习剪纸。从最简单的花纹,到构图,她越来越得心应手。
1998年,黄海桃调到海口。“有一次我到书店买书,看到了一本剪纸专业书籍,那时才知道原来剪纸是一门艺术,剪纸作品不单造型美观,还具有悠远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了书,黄海桃边学习边探索,对剪纸艺术创作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能剪出更精美的作品,黄海桃还利用暑假拜访剪纸艺人,学习剪纸技艺。经过老师的精心指点,黄海桃的技艺愈加娴熟。
作品《海南风情》
获“南海文艺奖”
黄海桃还经常利用假期到黎村苗寨采风、体验生活,以此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因此,她的作品也充满了多姿多彩的海南民俗文化和少数民族风情,被赋予了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生命。
“剪纸制作,首先要构思设计,如果是大幅创作,需要用铅笔描绘图案,然后才剪裁或雕刻,这是传统剪纸艺术的基本步骤。”剪纸图案创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反复推敲,反复修改。
报纸、草稿纸,都是她的创作工具。“我走到哪里就剪到哪里,剪刀、红纸都随身带着。”只要灵感闪现,黄海桃就立马先把图案画到纸上,随后再精心雕琢、细细加工。
在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建新村委会昌道村“黄海桃技能大师工作室”,一幅长约5米、宽1.2米的剪纸作品《海南风情》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海南风情:有人在黎锦坊劳作,有人在跳竹竿舞,近处是黎寨茅草屋、椰子树、槟榔树及大力神图腾,远处是田野、山岭、蓝天白云、海洋河流……这幅作品是黄海桃和另一位美术教师黄小娜一起创作的,历时3年才完成。这幅作品还获得了“南海文艺奖”二等奖。
黄海桃和黄小娜还合作完成了《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系列剪纸作品。该系列作品由两人历时3年潜心剪刻,每一幅都融入了相对应的民族服饰和背景元素,后又经过多次调整和修补才最终完成,寓意祖国民族大家庭团圆、圆满。
醉心独特创新
将剪纸艺术向多元化发展
单色剪纸是剪纸艺术的基础,随着剪纸艺术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彩色剪纸的创作手法和技巧愈发丰富。近些年来,黄海桃在传统剪纸技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剪和刻的协调之美,将剪纸艺术从单一的表现形式推向多元化。不仅将剪纸与书画艺术相结合,还开创了多彩套色剪纸,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她还首创在剪纸创作中使用亚克力板、不干胶、海南橡胶树叶等新材料,解决了海南湿润气候导致剪纸难以长期保存的问题,使剪纸艺术突破纸张材质的局限,向多元化发展。
“海南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厚重的地方,在这里创作的机遇和题材也更加多彩。”黄海桃是细腻的,也是旷达的。她的每幅作品都凝聚着她对生活的憧憬和热爱,更寄托了她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坚守与传承。
在题材内容方面,秀英剪纸也从以前传统的吉祥图案、花果草木动物人物等元素,延伸到现在的现代生活、火山文化、椰风海韵、热带雨林、民俗风情等体现海南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精神面貌。
在造型特征上,它线条流畅构图巧妙,采用了锯齿纹、月牙纹等多种剪雕刻技法,使作品生动传神。
在黄海桃的剪刀下,海口骑楼、世纪大桥,大海、蓝天、椰子树、莲雾、黄皮、菠萝蜜、荔枝等这些海南特色元素和标志性建筑,成为了剪纸艺术中别具一格的存在。
推动传承发展
计划建一所非遗剪纸博物馆
从最初的爱好者到如今成为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对于黄海桃而言,剪纸已不单单是她的热爱,更多的是一份责任。2023年退休后,黄海桃并未停下脚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剪纸、喜欢剪纸,她开设非遗剪纸公益课堂,走进学校、社区、乡村,用形象生动的剪纸课在学生心中埋下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剪纸艺术,让这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黄海桃说道。
“传承不是保守,而是要创新,时代在变,我们思路也要变,我现在会学着年轻人的样子,看看他们喜欢什么,再和剪纸作品结合起来。”如今,黄海桃也试着用视频的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剪纸,关注非遗文化,让非遗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活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黄海桃正计划建一所非遗剪纸博物馆,进一步推动非遗剪纸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她还在研究一批有特色的文创产品,计划为村民举办培训课,让民间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希望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引领带动更多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黄海桃说。
一把剪刀、一张纸,黄海桃用最质朴的工具刻录着海岛记忆。为心中热爱,为技艺传承,这位剪纸人手握剪刀步履不停——纸短情长,剪不完的传承与创新。